![](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1417552.jpg)
世界各國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各不相同。總體而言,食品添加劑是指人工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質,它們可以改變食品的品質、顏色、香氣、味道,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和保鮮期。在使用食品添加劑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 食品添加劑應在規(guī)定的《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程序》中證明,在安全使用限量內,對人無害,不含有其他有毒雜質,且不會破壞食品的營養(yǎng)成分。2. 食品添加劑在人體內應能正常代謝,或在不被消化道吸收的情況下全部排出體外,或能在加工、烹飪過程中被破壞或排除,避免攝入人體。3. 食品添加劑應符合一定的質量標準,有害雜質不得超過允許限量。為了辨別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劑,這里提供幾種方法。例如,銀耳通常不是越白越好。經(jīng)過硫磺熏制的銀耳會去掉黃色,看起來更飽滿、更潔白。但這種銀耳存放時間不長,大約半個月后會因接觸空氣而氧化還原成原來的黃色甚至發(fā)紅。在購買銀耳時,可以取少許品嘗,如果舌頭感到刺激或有辣味,可能是經(jīng)過硫磺熏制的。了解食品安全知識,掌握食品添加劑的相關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食品添加劑是否使用得當。對于添加劑使用過量的問題,可以使用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進行檢測。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