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指的是一種植物,具體為吳茱萸,是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近成熟果實。
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可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后變為紫紅色。茱萸在中醫中有溫中、止痛、理氣的功效,其果實成小粒裂狀,味極辛香,可食用;莖、葉可入藥,能暖胃燥濕,是中藥的重要成分。在古代,人們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特別是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采摘茱萸的枝葉和果實,用紅布縫成小囊佩帶身上,或插在頭上,以辟除邪惡之氣,因此茱萸又有“辟邪翁”的雅號。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詩人在重陽節時,獨自在外,思念家鄉親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