餑餑粉是用一種特定的白色礦土制作而成的。
這種礦土有點像石膏,但成分不同,通常被民間稱為“白泥”。它并非通過化學合成,而是天然開采得到。白泥有礦脈,需要勞動者先找到礦脈,然后打出礦洞進行開采。開采出來后,要經過多道工序進行洗礦和沉淀,以選出特別細的礦泥。
接下來是定型,過去比較常見的形狀是用包袱包裹定型成團團狀,而現在集市上看到的則多為小段圓柱形的餑餑粉。整個制作過程考驗了采礦者的技巧與耐力,體現了傳統手工藝的精湛。
此外,餑餑粉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硫酸鋇,它在醫學上還用作鋇餐,少量食用對人體是無害的。在膠東地區,蒸大棗餑餑時,人們會用到餑餑粉來增白提色,使餑餑看起來更加誘人。這也是餑餑粉在當地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