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4002052.jpg)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人們相信在這個時候吃些傳統食物,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關于春節的傳說有很多,下面是其中一些有趣的傳說。1. 春節接財神的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人們會在這一天準備酒席,慶祝財神生日,迎接財神到來。傳說中的財神是宋朝的國師蔡京,因為他在正月初五出生,所以人們將他與財神聯系在一起。后來,人們將財神的名字改為“趙玄壇”,并開始祭拜他。2. 臘八粥的故事:臘八節是農歷臘月初八,人們會喝臘八粥。這個習俗源于佛教,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為了紀念這一事件,佛教徒開始在臘月初八喝臘八粥。后來,這個習俗傳到民間,成為了民間的傳統。3. 萬年創歷法的傳說:傳說古時候有個叫萬年的年輕人,他覺得當時的節令很亂,便想創造一種準時、準確的方法。萬年上山砍柴時受到樹影和山崖上滴泉的啟發,創造了測日影以定時刻的晷儀,以及計算時間的五層漏壺。萬年將他的發明獻給國君祖乙,祖乙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將這種歷法命名為萬年歷。4. 老鼠嫁女的傳說:北方有這樣一個傳說,正月二十五的晚上,家家戶戶不開燈,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聲不吭,摸黑吃著面粉做的炒大豆、“老鼠爪爪”和“蝎子尾巴”。不開燈、不出聲是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怕驚擾了親事。5. “年”獸的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兇猛十分,每到大年三十都會肆虐人間,吞吃牲畜,害人性命。后來有一個老神仙來到村子里,教人們驅趕“年”,“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所以家家戶戶每到春節,都會穿紅新衣、貼大紅年畫、貼紅紙、放爆竹,然后就演變成了過年的習俗。6. 過年放爆竹的傳說:過年放爆竹最初的用意就是驅散瘟疫、晦氣,帶來吉祥。據古籍記載,爆竹最初就帶有神秘色彩,古時是一種驅邪的用品,野外露宿時也可以用它驅趕野獸。后來人們除了在春節,在其他盛大的節日和喜慶日子都會燃放爆竹,表示吉祥慶賀。7. 貼門神的傳說:古代傳說中有兩位大將捉鬼、保平安,名叫神荼、郁壘,民間便由此用桃木板制作桃符,上寫神荼郁壘名字或者刻畫像,掛于家門口,鎮邪惡、保平安。宋代時桃符變成了春聯,一來不失其意,二來表達美好愿望,三來裝飾美觀。8. 貼春聯的傳說:春聯最初的來源就是上面所說的神荼郁壘。五代時人們開始將連語代替神荼郁壘的名字,宋朝開始春聯變得普遍,明清時期興盛,據說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命令全城百姓貼春聯,還親自出游欣賞。后來文人也將寫對聯當做文風雅事,成為社會時尚。9. 倒貼福字的傳說:倒貼福字有恭敬王府說、慈禧太后說和朱元璋、馬皇后說等三個傳說,三個傳說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下人、百姓不識字,導致倒貼了福字,但“福倒”諧音“福到”,所以傳為一時佳話,流入民間。10. 熬夜守歲的傳說:大年三十晚上熬夜守歲的習俗現在是一去不復返了,幾乎沒有人家再過這個習俗。這個習俗的由來也是跟怪獸“年”有關。傳說古時候,性情兇殘的怪獸“年”每到大年三十都會到人間肆虐一次,于是百姓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后,就把大年三十晚上稱作“年關”,晚上提前做好飯,家家戶戶圍坐在一起,“躲”在屋里吃年夜飯。吃完飯后,大家都不睡覺,坐在一起閑聊壯膽。這就是大年夜熬夜守歲的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