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4560452.jpg)
1. 黃庭堅畫像我國南方樓臺亭閣甚多,但具名氣的屈指可數。快閣算得上是全國聞名的古閣樓建筑之一。它以獨特的建筑風格、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遺產而載入《中國名勝詞典》。2. 快閣雄踞在泰和縣城東側的泰和中學校園內。這座閣樓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它初為奉祀西方慈氏(俗稱觀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閣”。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縣令期間,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常登閣遠眺,心曠神怡,遂易名“快閣”。史稱:“閣曰快,自得之謂也”。3. 快閣名聞天下,始于宋代大詩人黃庭堅的名詩《登快閣》。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江西詩派首領,在北宋詩壇上,與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齊名,世號“蘇黃”。黃庭堅任泰和知縣時,也常登閣游憩,并于元豐五年(1082年)賦詩一首:4.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5. 這就是膾炙人口的《登快閣》詩。此后,“閣名遂大著”。史載:“迨黃太史庭堅繼至,賦詩其上,而名聞天下”。6. 快閣因有黃庭堅的題詩,吸引了許多達官名流和飽學之士前來游覽題詠,歷經宋、元、明、清諸代不絕。著名的有南宋陸游、文天祥、楊萬里,元代的劉鶚,明朝的王直、羅欽順,清代的高詠等。歷代題詠的詩篇數以百計,其中文天祥的《囚經泰和仰望快閣感賦》為黃庭堅《登快閣》詩之后最負盛名的詩篇。7. 1278年10月,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廣東,被元人所執,囚于船中,解往大都。船過泰和,文天祥望見快閣,如遇廬陵父老鄉親,作《囚經泰和仰望快閣感賦》,以志傷懷:8. 書生曾擁碧油幢,恥與群兒共豎降。漢節幾回登快閣,楚囚今度過澄江。丹心不改君臣義,清淚難忘父母邦。惟恐鄉人知我瘦,下帷絕粒坐蓬窗。9. 其凜然氣節和赤子之情躍然紙上,至今讀來令人感慨不已。10. 星移斗轉,世事滄桑。一千多年來,這座著名的古建筑卻屢建屢毀。據記載,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毀于水,十九年修復;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公修,道光四年(1824年)由邑人曾敏才捐資重建;咸豐三年(1853年)毀于兵燹,五年重建。11. 快閣為磚木結構,共三層,高臺回廊,大紅石柱,青瓦重檐,瓷鷗蓋頂。檐楔彩色螭頭,梁雕龍畫鳳,穹頂圖飾。閣廳正面墻上嵌有黃庭堅像及黃庭堅自題像贊。藏經室臨河左右側的墻壁上,分別嵌有一石匾。左側是宋代詩人陸游題寫的“詩境”二字,右側是黃庭堅的手書箴言,即著名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些題詞筆力雄健,是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12. 閣下的涪園、盟鷗館、山谷祠與快閣參差媲美,構成“西昌八景”之一的“快閣盟鷗”。13. 清平樂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14. 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情歡。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15. 望江東江配洞敗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16.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蓑笠一鉤絲。錦鱗正在深處,千尺也須垂。黃庭堅紀念館 哈哈里提供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17. 虞美人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懷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18. 醉落魄蒼顏華發,故山歸計無因得。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家人,猶作殷勤別。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生頰。淚珠不用羅巾沾,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19. 定風波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顫含前。莫笑老翁猶氣岸,培顫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雨謝,池射,風流猶拍古人肩。20. 謁金門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兄弟燈前家萬里,相看如夢寐。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厭歲寒無氣味,余生今已矣!21. 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髳髳,春色滿江南。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山潑黛,水挼蘭,翠相攙。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22. 南鄉子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布解愁。23. 滿庭芳修水濃清,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欞。風清夜,橫塘月滿,水凈見移星。堪聽,微雨過,媻姍藻荇,瑣碎浮萍。便移轉胡床,湘簟方屏。練靄鱗云旋滿,聲不斷、檐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滿,山露佛頭青。24. 滿庭芳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驚動京關。粉身碎骨,功合上凌煙。樽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登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25. 水調歌頭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坐玉石,攲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26. 千秋歲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飛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