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固定翼戰斗機領域,美國的F-15、F-16和F-18等第三代戰斗機已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開始服役。相比之下,中國于90年代中期開始服役蘇-27系列戰斗機,按照這一時間差,我們可以估算出差距大約在15年左右。如果我們以中國自主研發的J-10戰斗機為基準,那么這一差距可能被拉大至25年。2. 在第四代戰斗機方面,美國的F-22“猛禽”戰斗機于2007年開始服役,而F-35系列已在近年開始服役并向外出口。中國的第四代戰斗機目前仍處于試飛階段。以美國F-22的試飛始于90年代初為標準,中國在戰斗機試飛時間上大約落后15至20年,在正式列裝時間上可能落后10年左右,并且在性能上無法與F-22相匹敵,與F-35的性能則相近。3. 在運輸機領域,美國的C系列運輸機,包括C-130、C-141、C-5和C-17,中國的同類機型無法與之相提并論,具體落后時間無法精確計算。此外,美國空軍的直升機運輸機,如CH-47支奴干和MV-22魚鷹,也是中國目前所缺乏的。4. 在旋轉翼戰斗機方面,美國的AH-64阿帕奇直升機是著名的重型戰斗直升機,中國自2010年開始列裝的直-10武裝直升機大約落后20年,性能上也存在顯著差距。發動機問題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個主要短板,這一問題的解決將是縮小差距的關鍵。如果能夠克服發動機難題,許多現有問題將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