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4559452.jpg)
在漢朝時期,司馬和司徒均屬于三公之列,司馬主掌軍事,司徒則負責行政管理。漢成帝在位時,對官職進行了調整,將御史大夫提升為大司空,但司徒的地位依舊高于司空。到了東漢時期,大司馬成為三公中的首位,掌握著軍事上的最高權力。然而,到了東漢末年,三公的實際職權逐漸減少,成為虛職,同時在三公之上增設了大司馬,其地位在三公之上。三國時期,魏國在三公之上單獨設置了大司馬,作為上公,位列第一品,高于大將軍,通常由大將軍晉升而來。蜀漢的大司馬職位也位于大將軍之上。吳國則設有大司馬、左大司馬和右大司馬,這些職位都高于上大將軍,通常由大將軍或上大將軍晉升而來。晉朝繼承了三國時期的官制特點,大司馬在武官中的排名最為靠前。南北朝時期,北朝的魏和齊都將大司馬與大將軍視為“二大”,負責軍事事務,地位在三公之上。北周根據《周禮》設立了六官,大司馬是夏官的長官,由卿擔任。隋朝以后,大司馬的職位被廢除。明清時期,大司馬這一稱號被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擔任全國軍事行政的最高長官,相當于現在的軍委主席或國防部長。大司徒是掌管地官的長官,主要負責處理人民事務。在漢朝,大司徒的稱號曾被改為司徒。北周依照《周禮》設立了六官,司徒是地官的長官,由卿擔任。隋朝以后,大司徒的職位被廢除。明清時期,大司徒這一稱號被用作戶部尚書的別稱,負責全國戶籍和賦稅政策的制定。大司空是冬官的長官,主要負責水土管理事務。漢朝時,御史大夫的稱號曾被改為大司空。北周根據《周禮》設立了六官,大司空是冬官的長官,由卿擔任。明清時期,大司空這一稱號習慣上被用來稱呼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