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6332852.jpg)
從底足入手鑒定鈞窯,可從以下幾方面考量。看胎質。鈞窯早期胎質細膩堅實,晚期胎質相對疏松。真品胎色多呈灰白色或深灰色,質地有一定的顆粒感但均勻自然。若胎質過于粗糙或過于細膩,無顆粒感,顏色異常鮮艷或過白,可能是仿品。觀修足工藝。鈞窯真品修足規(guī)整,足底邊緣圓潤,足墻厚度適中且均勻。不同時期修足方式有別,比如宋代鈞窯足底多施芝麻醬色釉,且修足精細;金元時期修足相對粗放,足底釉層較薄。仿品修足可能工藝不達標,邊緣生硬,足墻厚度不均。查款識。部分鈞窯器物底足有款識,如“一”到“十”的數(shù)字款,這些款識字體、寫法在不同時期有特點。真品款識字體自然流暢,刻劃力度適中。仿品款識可能字體生硬、大小不一、深淺不均,與真品特征不符。驗火石紅。鈞窯真品底足往往會有自然形成的火石紅現(xiàn)象,火石紅分布自然,顏色深淺過渡自然。而仿品的火石紅可能是人工刻意涂抹,顏色不自然,分布過于均勻或集中在某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