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0622352.jpg)
1. 2013年的廈門馬拉松賽,迎接了蛇年的到來,也迎來了我人生中的一個新春天。作為起步不久的馬拉松愛好者,我在這里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2. 那時,我對馬拉松的理解還處于初級階段,參賽熱情高漲,但更多的是出于對運動的熱愛。愛好是我前進的動力,也是我花甲之齡堅持跑馬的原因。3. 沒有愛好,就不會有今天的我。那時的我,還算是個馬拉松的新手,離自為、自律、自由的境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我的早期比賽日記中,這種局限和不成熟清晰可見。4. 我并不追求完美,更好的自己永遠在前方。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整理這些文字的原則。2013年1月5日,我和幾位跑友相約參加了廈門馬拉松賽。這是我第三場全程馬拉松賽,也是新年的第一場比賽。宮正幫我報名并安排了行程,上馬結識的龐老師和老伴馬校長,以及鄒廣仁大哥和嫂子一同前往,他們利用這次機會旅游。鄒哥,1947年出生,是同行者中最年長的。他從交際處退休后,經常和龐老師一起鍛煉身體,參加過半程比賽。當時廈馬實行7小時完賽制,比大馬寬松了兩小時,鄒哥判斷自己能完成全馬,選擇跑全馬,作為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全程馬拉松紀念。1月2日9點,我們出發,與跑友們機場集合。MF8046航班準時起飛,經停青島后,約兩小時后到達廈門。我們在瑞景商業廣場的牛莊酒店入住。1月3日,我們一行人去了鼓浪嶼游玩。在碼頭上,我認識了一個新字:“厝”!比賽前一天,我去領參賽裝備,我的參賽號是16187。大家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廣場游覽,熟悉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晚上,宮正去忙參加廈馬傳統的賽中賽,大紅蘋果晚些時候到達廈門,我和韓國朋友樸先生同室。1月5日,我在廈門完成了第三場花甲馬拉松比賽。比賽開始時,我以3小時30分完賽的速度奔跑,但我原本的目標是3小時40分。比賽過程中的興奮和狀態讓我產生了激進的念頭。前半程我每公里的速度都在5分左右,半程點上的耗時也恰好是1小時45分。但馬拉松不是30公里的比賽,30公里后的逆風和上坡才是廈馬的挑戰。最終,我以3小時39分40秒到達終點。雖然完成了目標,但我完成得并不好。前半程跑得快,體能消耗過早,對后半程影響太大。我還不具備3小時30分完賽的能力,卻要以這個配速去比賽,最終也只是拼到了30公里剛過。后半程我跑了1小時54分,比前半程慢了9分鐘。我的跑動距離還是多了些,賽會成績單統計則是5分11秒,累積上升205米,熱量消耗了2794大卡。宮正的成績是2小時52分,大連城市隊獲得了第七名。龐老師這次跑了4小時22分,和上海馬拉松成績相同。他跑得很努力,左腿也抽筋了。鄒哥以6小時31分跑到終點,以66歲高齡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賽,是我的榜樣。在這樣的榜樣面前,誰還能說老年人不可以超越自己?誰還能說66歲不可以創造運動生理極限的奇跡呢!賽后,我還和大紅蘋果參加了《跑者世界》的贈閱活動。我們幾個人擠上免費的大巴回到酒店,大家喝慶功酒,大紅蘋果和龐老師、鄒哥頻頻舉杯,帶動了大家暢飲抒懷的情緒,我也聆聽到了好多馬拉松跑者的故事。第一次廈馬經歷很難忘,身心經受了磨練,眼界開闊了,成績有提高,繼續參加比賽的信心滿滿的。跑馬拉松是有意思有意義的事,廈馬敞開了我的心扉,我生命中的又一個春天,已經在馬拉松賽道上來臨。1月6日下午,我們離開廈門,平安返回大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