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0621752.jpg)
參加馬拉松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它不僅僅是跑步那么簡單。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歷,我一共參加過三場馬拉松,包括兩個半程和一個是全程。我從2016年春天開始跑步,初衷是為了鍛煉身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從跑步轉變為了參賽。2016年9月底,我參加了我的第一個半程馬拉松。那時的感受就是疲憊和饑餓,特別是在比賽的后半段,我開始質疑自己為何要參加這樣一場艱難的比賽。賽后,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時間才恢復過來。不過,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在2016年10月底參加第二個半程馬拉松時表現就好多了。我知道了如何合理分配體力,因此這次比賽我感到非常愉快和輕松,還刷新了個人的最好成績(PB)。而且,我在比賽結束后48小時內就恢復了狀態。最后,在2016年12月中旬,我挑戰了全程馬拉松。這次比賽非常艱難,尤其是在30公里到40公里這段,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體能極限,也就是所謂的“撞墻”。我感到了極度的疲憊和饑餓,雙腿也腫了。盡管如此,由于之前30公里跑得不錯,我知道只要能完成比賽就足夠了,所以后半程我沒有太多的心理壓力,甚至走了7公里。在比賽中,我看到了一些訓練有素的女性跑者,盡管是第一次參加全程馬拉松,卻取得了4小時內的成績。同時,也有跑了多年馬拉松的跑者,盡管參加了很多場比賽,但成績始終在5小時左右。這讓我明白,馬拉松是一項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但每個人體驗和成就都不同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