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稻秧苗為何普遍發黃?水稻秧苗在多數情況下生長狀況良好,但不少稻農發現秧苗出現普遍的黃色變化。盡管稻農已經嘗試了多種措施,如施用硫酸銨和噴灑葉面肥,秧苗的顏色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依然存在葉片和葉尖發黃的問題。這種黃化現象嚴重時會阻礙秧苗的生長,導致部分稻苗生長緩慢甚至停滯。2. 水稻苗發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水稻苗發黃雖然有多種原因,但今年特別普遍的黃化問題主要是由氣候條件造成的。在今年的水稻育苗期間,多地出現了多次低溫情況,尤其是夜間氣溫過低,對秧苗生長造成了顯著影響。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凍害,導致葉片組織壞死,葉尖或葉片變成黑褐色。凍害或冷害嚴重的秧苗,葉片可能變成白色干尖,根系也可能受害,進而引發冷害型青枯病。同時,秧苗根系和葉片的雙重受害影響了營養的吸收與轉化,加上春季光照充足,白天棚內溫度易升高,根系的受害導致吸收肥水能力下降,養分供應不足,從而表現出缺素癥狀。3. 冷害和高溫如何導致水稻葉片發黃?冷害和高溫是通過影響水稻植株的水分平衡和營養分配來導致葉片發黃的。由于苗床濕度大,水分充足,秧苗徒長且根系發育不良,冷害發生后,秧苗迅速黃化。白天高溫導致蒸騰作用強烈,而根系尚未恢復吸收功能,造成葉片失水,出現打綹青枯現象,形成冷害型青枯病。植物本能地將養分優先供應給頂端,因此心葉會吸收更多養分,而葉片則因養分不足而發黃。此外,秧苗組織受害后,營養回流至根系以修復受害組織,導致葉片營養失衡,進一步表現為葉尖或葉片的黃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