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0602152.jpg)
1.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參加了馬拉松比賽。盡管我只在一個月前開始訓練,但過度的自信使我堅信自己能夠輕松完成比賽,于是我愉快地邁出了跑馬拉松的步伐。2. 我回憶起小時候經(jīng)常生病,至今還記得一次去醫(yī)院途中,鄰居對我媽說:“這孩子怎么這么嬌氣?”3. 從小學到初中,我爸經(jīng)常帶我去隔壁滕州市區(qū)看病。高中入學軍訓時,我的小腿因浮腫按下去一個坑,父母不得不來學校接我去醫(yī)院。4. 高一的時候,學校要求晨跑,我在作文中寫道“剛跑沒幾步,闌尾炎就犯了”,語文老師屈老師給了作文高分,但在這句話旁邊打了個大問號。5. 高中時,因為生病頻繁,數(shù)學老師裴老師常笑我:“又生病了?”的同桌姜芩同學還要在繁忙的學習中照顧我。這種帶病上課上班被視為勵志的文化,真的應該淘汰了。6. 大學時體育課要跑800米,每次跑步我都感到右腹和胸口的極度不適,誤以為自己患有闌尾炎或心臟病,經(jīng)常半途而廢。7. 從小體弱,討厭跑步,深深植根于我的思想和經(jīng)驗中,以至于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參與馬拉松。8. 工作后,為了保持基本的運動量,我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斷斷續(xù)續(xù)地去健身房,偶爾跑上三五公里,做做瑜伽,轉(zhuǎn)眼間就到了30多歲。9. 2020年下半年,同學宇彬提議:“去皇后鎮(zhèn)跑馬拉松吧?”我回答:“一跑步就心口痛。”他說:“那是一個過程,調(diào)整呼吸,挺過去就好了。”我說:“一跑步就肚子疼。”他回答:“那就空腹跑。”于是,在大多數(shù)人認為體能逐漸下降的年齡,我開始了自己的訓練。10. 從每天跑100米開始,逐漸增加到了400米,每周末都去公園跑步,每周都比上周多跑一點。11. 當我能跑6公里時,我報名參加了皇后鎮(zhèn)的10公里小長跑;當我能跑16公里時,我報名參加了基督城的半馬21公里。12. 跑馬拉松時,你不會驚訝于看到花甲老人,這項運動只要你愿意,無論年齡和基礎(chǔ),都可以參與。13. 跑到18公里時,我對自己體力的失望油然而生。我告訴自己:“放棄不是我的選項,一步步地往前跑就行了。”耳機里播放的是迪士尼前CEO羅伯特·艾格寫的《一生的旅程》。當書里提到喬布斯告訴艾格他的癌癥復發(fā)了,我不禁哭了出來。14. 雖然我羨慕全馬的勛章,但沒有心力去挑戰(zhàn)自己。就像我們羨慕那些抓住機遇的人,卻沒有勇氣去嘗試自己的篇章。15. 強大的魄力和心力,往往是在克服心靈苦難后產(chǎn)生的;就像強健的身體,是在肌肉撕裂重組后訓練出來的。16. 跑到35公里時,無論大腦如何要求繼續(xù)跑,雙腿已經(jīng)無法遵從。我想要快點結(jié)束這種痛苦,卻發(fā)現(xiàn)發(fā)力過猛只會消耗剩余不多的體力。17. 終點就在那里,你無法將它拉近。你快或慢,它都不會改變。于是我放慢速度,堅信只要一公里一公里地累計,就能跑得很遠。18. 寫作也像長跑,我將其分解為小事,記錄生活經(jīng)歷、內(nèi)心感受和思考,然后分享可能對別人有用的內(nèi)容。19. 35公里后,頭疼和腿疼讓我無法繼續(xù)聽書。我想到那些在極端身體和意志挑戰(zhàn)中克服困難的人們,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20. 到達終點時,我沒有太多的情緒,只想著終于不用再跑了,找個地方?jīng)_沖腿腳,緩解疼痛,然后回家好好休息。21. 正如村上村樹所說:“終點線只是一個記號,真正的意義在于你如何跑完全程。”這也適用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