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0634852.jpg)
1. "圖窮匕見"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燕策三》,描述了荊軻刺殺秦王的故事。主要人物是秦王和荊軻。2. 成語的含義是指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終于顯露出來。它形象地描繪了在關鍵時刻,隱藏的真相或動機被揭露的場景。3. 成語的出處是《戰國策·燕策三》中的一段話:“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V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這句話描述了荊軻在獻圖時,趁機刺殺秦王的情景。4. 成語在現代漢語中常用來形容事情發展到最后,隱藏的真相或本意才被揭露出來,有時帶有貶義,暗示事情的發展并不如初始預期的那樣。5. 近義詞有“真相大白”、“東窗事發”、“原形畢露”,而反義詞則有“顯而易見”、“撲朔迷離”,這些詞匯在語義上都與“圖窮匕見”有所不同。6. 關于荊軻刺秦的故事,歷史上確實發生過。荊軻是戰國末年燕國人,因其勇猛和忠誠被太子丹看中,選為刺殺秦王的使者。盡管刺殺行動以失敗告終,但荊軻的英勇行為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