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3314752.jpg)
直接原因: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的入侵。間接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因《凡爾賽條約》的限制而感到不滿,隨后在希特勒領導下,德國開始擴軍備戰,違反了《凡爾賽條約》和《華盛頓海軍條約》。這導致了歐洲各大國的重新武裝,形成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軸心國和同盟國。在戰爭爆發前,意大利、德國和日本等軸心國已經在西班牙、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和中國東北等地進行了小規模的戰爭。然而,這些沖突并沒有引起歐洲民主國家的集體軍事反應。直到德國違反了《凡爾賽條約》并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和法國才決定對德國宣戰,從而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戰爭中,意大利是最先潰敗的軸心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