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程度PS、PR等軟件,大一學生的自學方法。
隨著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加之當前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畢業生就業問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站穩腳跟,是每一個大一新生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擁有一項專業技能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PS、PR等軟件上手快、應用廣,可以說是日常工作,居家生活必備之技能。
大一學生如何自學PS、PR等軟件?作為一名動畫專業的科班畢業生,我想對于這個問題我是很有發言權的。通過對學習動機的劃分,我將學習方法分為了四種:
一、淺嘗輒止裝X型
這種類型的人,對學習的深度沒有要求,學PS、PR等軟件的目的只是為了日常修圖、生活記錄等。針對這一類型,筆者認為,刷刷短視頻相關賬號,遇到問題即搜索即學習,現學現賣即可。必要的時候可以去相關的模版網站上淘淘寶。
二、應付考試型
這種類型比起前者,對學習的專業性有一定的要求,建議可以深挖教材或者輔導書,熟練書上的每一個案例,只需要知其然即可。
三、興趣愛好型
俗話說,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類型的學習者最不缺乏的就是學習的熱情。針對這一類型,建議探索式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習賬號、教材輔導、課程培訓等方式,先積累一定的案例,然后通過案例自由拓展,嘗試案例的結合與創新。
四、求職謀生型
這一類型對于學習的專業性要求很高,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因為筆者屬于這一類型,所以這一類型就多說一點。
說實話,筆者雖然是動畫專業科班出身,但是大學四年學到的知識是遠遠不足以去應對職場的。尤其是一些二三流院校的動畫專業,明明是專業技術型的專業,偏偏學了一大堆理論知識——動畫概論、藝術概論、視聽語言,老師們都忙著掙外快,上課就是念書本,還不如職業技術學校學到的實操性知識多,甚至還不如自學。
想要靠著PS、PR這些軟件技能在職場上站穩腳跟,不開小灶恐怕是不行了。我們班同學畢業后在專業領域混得風生水起的人,都是畢業后找專業機構封閉式培訓過的,無一例外。
十年前,我一個同事她簡直就是我的偶像,我們同一個專業畢業,她的學校還沒我的好,但是她是公司的香餑餑,我只能在公司打雜。打聽了才知道,她畢業以后去了北京的專業機構培訓了半年,當然那個光是培訓費就是我好幾年的生活費了。無奈我承擔不了高昂的培訓費用也找不到更好的學習渠道,專業提升遭遇瓶頸,只好放棄了專業相關的工作。
但是我內心深處是熱愛這個專業的,我喜歡PS、喜歡PR、喜歡修圖、喜歡剪輯、喜歡拍攝短視頻。所以我業余并沒有放棄,直到我成為單位的宣傳小能手,直到我拍攝的短視頻榮登“學習強國”,直到很多人來找我合作。
插播一段小故事:之前有一個人在我的朋友圈里賣麻辣小龍蝦,但是配圖實在是慘不忍睹,問價格也是模棱兩可。我靈機一動說:“要不我幫你設計一個菜單吧,你送我兩斤小龍蝦就行。”對方欣然答應了,這件事情我還特意發了朋友圈,朋友們都打趣說:“真是天干餓不死手藝人”。
沒錯,付出是一定會有回報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習的渠道越來越多,學習成本越來越低,時間成本反而越來越高,所以如何提前進入狀態,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是所有學習者尤其是大一新生需要重視的問題。筆者認為,不管你將來在哪一個領域工作學習PS和PR這些實用型的技能,將是受益一生的——反正都要學,與其淺嘗輒止裝X、應付考試,不如發展興趣,順便賺點零花錢。
當你熟練掌握了這些技能,從業余走向專業以后,你可以:
求職:找影視后期相關工作
求職優勢:
市場大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加入了短視頻平臺競爭中,大家都想獲得更多用戶;隨著數字媒體的快速發展,對影視后期的人才需求非常多,特別是在影視娛樂行業,除了影視劇的剪輯需要影視后期剪輯之外,現在很多的綜藝節目、晚會、商業廣告等都需要影視后期制。
就業選擇多
就業職位就有:影視合成師、影視跟蹤師、短視頻后期特效師、燈光合成師、燈光渲染師、AE特效師等等。
薪資高
影視后期是高薪職業,工作地點都是在一二線城市,集中在北上廣深,更是十大高薪職業之一。兼職/副業:通過技術賺錢
短視頻競爭越來越激烈
最初的短視頻變現,起始于16年,一部分人通過拍一些簡單的生活片段,上傳到抖音吸引粉絲。但慢慢地,粉絲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你的短視頻不夠精良,甚至3秒都不會看完就直接劃走了。
需求大
短視頻市場日活躍用戶已超過了中國總人口的1/2。隨著5G手機網絡的普及,對短視頻行業來說更是錦上添花,用戶可以更快地接收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