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進行超寬帶平面單極天線仿真
基于matlab進行超寬帶平面單極天線仿真
接著,具體分析環形平面單極天線的幾何結構與尺寸。輻射元件為環形環,外半徑25mm,內半徑10mm,位于邊長305mm的方形接地平面之上。通過設置饋電間隙與饋線條寬度增強阻抗帶寬,并調整偏移值確保饋帶與環形散熱器完美連接。實現過程包括創建接地平面、散熱器、平面單極子與天線網格。網格化操作在3GHz下進行,每個波長至少包含10個元件,并將“MaxEdgeLength”設置為Lambda/10。計算電壓駐波比(VSWR),得到天線的阻抗帶寬,范圍在1.2GHz至8.7GHz時VSWR小于2。通過繪制不同平面天線的VSWR,可以觀察到VSWR隨著rSmall值的變化而變化,進而且得出最佳設計參數。
導讀接著,具體分析環形平面單極天線的幾何結構與尺寸。輻射元件為環形環,外半徑25mm,內半徑10mm,位于邊長305mm的方形接地平面之上。通過設置饋電間隙與饋線條寬度增強阻抗帶寬,并調整偏移值確保饋帶與環形散熱器完美連接。實現過程包括創建接地平面、散熱器、平面單極子與天線網格。網格化操作在3GHz下進行,每個波長至少包含10個元件,并將“MaxEdgeLength”設置為Lambda/10。計算電壓駐波比(VSWR),得到天線的阻抗帶寬,范圍在1.2GHz至8.7GHz時VSWR小于2。通過繪制不同平面天線的VSWR,可以觀察到VSWR隨著rSmall值的變化而變化,進而且得出最佳設計參數。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67863852.jpg)
本文演示如何基于MATLAB設計超寬帶(UWB)平面單極天線。首先,介紹平面單極天線的設計原理,通過使用各種形狀的平面元件替換傳統導線單極子,增加單極子表面積,以實現UWB工作帶寬。設計時,在接地平面上安裝平面金屬板,接地層形狀多樣。接著,具體分析環形平面單極天線的幾何結構與尺寸。輻射元件為環形環,外半徑25mm,內半徑10mm,位于邊長305mm的方形接地平面之上。通過設置饋電間隙與饋線條寬度增強阻抗帶寬,并調整偏移值確保饋帶與環形散熱器完美連接。實現過程包括創建接地平面、散熱器、平面單極子與天線網格。網格化操作在3GHz下進行,每個波長至少包含10個元件,并將“MaxEdgeLength”設置為Lambda/10。計算電壓駐波比(VSWR),得到天線的阻抗帶寬,范圍在1.2GHz至8.7GHz時VSWR小于2。通過繪制不同平面天線的VSWR,可以觀察到VSWR隨著rSmall值的變化而變化,進而得出最佳設計參數。隨后,討論帶三叉戟形饋電條的方形平面單極天線。方形平面邊長34mm,三叉戟形饋電帶設計包含接地平面與饋電帶距離、饋電帶高度、饋電帶長度及寬度等參數。創建散熱器與接地平面,實現方形平面單極天線。網格化操作在4GHz下執行,確保每個波長至少10個元件,并將“MaxEdgeLength”設置為Lambda/10。計算反射系數以評估天線阻抗帶寬,范圍在1.6GHz至9.3GHz時反射系數小于-10dB。通過繪制輻射方向圖分析天線在不同頻率下的性能,顯示垂直極化穩定,但隨著頻率增加,水平偏振分量也會增加。此外,分析了天線在特定頻率下的電流分布,三叉形饋電結構在方形單極子的下部產生均勻電流分布。總結,平面單極天線以其簡單幾何形狀和多樣化的輻射器與接地平面設計,提供超寬帶阻抗帶寬和幾乎全向的方向輻射特性。通過MATLAB仿真,可以精確調整設計參數,以滿足特定應用需求。
基于matlab進行超寬帶平面單極天線仿真
接著,具體分析環形平面單極天線的幾何結構與尺寸。輻射元件為環形環,外半徑25mm,內半徑10mm,位于邊長305mm的方形接地平面之上。通過設置饋電間隙與饋線條寬度增強阻抗帶寬,并調整偏移值確保饋帶與環形散熱器完美連接。實現過程包括創建接地平面、散熱器、平面單極子與天線網格。網格化操作在3GHz下進行,每個波長至少包含10個元件,并將“MaxEdgeLength”設置為Lambda/10。計算電壓駐波比(VSWR),得到天線的阻抗帶寬,范圍在1.2GHz至8.7GHz時VSWR小于2。通過繪制不同平面天線的VSWR,可以觀察到VSWR隨著rSmall值的變化而變化,進而且得出最佳設計參數。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