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
論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漢朝王充的《論衡》。《論衡》是東漢思想家王充的著作,主要說明了王充對萬物生成,生死以及善惡禍福的看法,內容結合了儒、道兩家思想,體現了東漢經學的特點。《論衡》是一部富有戰斗性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著作,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全書共三十卷,八十五篇(《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論衡》從理論上揭露了讖緯迷信的荒謬之處,動搖了“君權神授”的思想,沉重地打擊了董仲舒以來的天人感應目的論。在讖緯宗教迷信盛行的時候,王充的認識論對于反對神學目的論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是由于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認識論基本上還是樸素的直觀的,而且也具有經驗論的缺點。
導讀論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漢朝王充的《論衡》。《論衡》是東漢思想家王充的著作,主要說明了王充對萬物生成,生死以及善惡禍福的看法,內容結合了儒、道兩家思想,體現了東漢經學的特點。《論衡》是一部富有戰斗性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著作,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全書共三十卷,八十五篇(《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論衡》從理論上揭露了讖緯迷信的荒謬之處,動搖了“君權神授”的思想,沉重地打擊了董仲舒以來的天人感應目的論。在讖緯宗教迷信盛行的時候,王充的認識論對于反對神學目的論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是由于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認識論基本上還是樸素的直觀的,而且也具有經驗論的缺點。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2/wz/18259531952.jpg)
論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漢朝王充的《論衡》。《論衡》是東漢思想家王充的著作,主要說明了王充對萬物生成,生死以及善惡禍福的看法,內容結合了儒、道兩家思想,體現了東漢經學的特點。《論衡》是一部富有戰斗性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著作,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全書共三十卷,八十五篇(《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論衡》從理論上揭露了讖緯迷信的荒謬之處,動搖了“君權神授”的思想,沉重地打擊了董仲舒以來的天人感應目的論。在讖緯宗教迷信盛行的時候,王充的認識論對于反對神學目的論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是由于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認識論基本上還是樸素的直觀的,而且也具有經驗論的缺點。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
論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漢朝王充的《論衡》。《論衡》是東漢思想家王充的著作,主要說明了王充對萬物生成,生死以及善惡禍福的看法,內容結合了儒、道兩家思想,體現了東漢經學的特點。《論衡》是一部富有戰斗性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著作,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全書共三十卷,八十五篇(《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論衡》從理論上揭露了讖緯迷信的荒謬之處,動搖了“君權神授”的思想,沉重地打擊了董仲舒以來的天人感應目的論。在讖緯宗教迷信盛行的時候,王充的認識論對于反對神學目的論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是由于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認識論基本上還是樸素的直觀的,而且也具有經驗論的缺點。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