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有其子公司30%的股權,是否合并報表?是全部還是部分合并
一個公司有其子公司30%的股權,是否合并報表?是全部還是部分合并
拓展資料。1.子公司根據子公司的凈利潤: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貸:應付股利;借: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潤,由于母子公司按權益法進行核算,所以在母公司的賬上也會確認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子公司的凈利潤);貸:投資收益。這部分投資收益與自己公司利潤合并一起,再進行提取盈余公積、應付利潤,同時形成未分配利潤。這樣母公司根據自己公司的凈利潤(這里面包含了子公司的凈利潤)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貸:應付股利;借: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潤
導讀拓展資料。1.子公司根據子公司的凈利潤: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貸:應付股利;借: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潤,由于母子公司按權益法進行核算,所以在母公司的賬上也會確認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子公司的凈利潤);貸:投資收益。這部分投資收益與自己公司利潤合并一起,再進行提取盈余公積、應付利潤,同時形成未分配利潤。這樣母公司根據自己公司的凈利潤(這里面包含了子公司的凈利潤)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貸:應付股利;借: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潤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66087052.jpg)
根據中美兩國的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對于只擁有30%股權的子公司,一般情況下,均無需納入合并報表體系,但需按照權益法進行股權核算。對于中國來說,使用經改進后的簡單權益法,而美國使用復雜權益法核算。如果擁有30%,另外70%特別的分散,很難有人聯合起來股份超過30%,那么就擁有控制權,就能編制合并報表。母子公司中投資收益的抵銷,核心就是子公司在實現利潤時,在個別報表上確認了利潤分配,也相應的計提了盈余公積,應付利潤,并形成未分配利潤年末。拓展資料:1.子公司根據子公司的凈利潤: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貸:應付股利;借: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潤,由于母子公司按權益法進行核算,所以在母公司的賬上也會確認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子公司的凈利潤);貸:投資收益。這部分投資收益與自己公司利潤合并一起,再進行提取盈余公積、應付利潤,同時形成未分配利潤。這樣母公司根據自己公司的凈利潤(這里面包含了子公司的凈利潤)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貸:應付股利;借: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潤。但是從集團的角度來看,對同一筆投資收益,母子公司都進行了處理,那就相當于重復一次,母公司認為子公司的那次處理在集團角度是多余的,所以在編合并報表時要予抵銷。2.這筆分錄的意義是: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與少數股東損益之和,與子公司利潤分配項目相互抵銷,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的利潤分配項目是站在整個企業集團角度,反映對母公司股東和子公司的少數股東的利潤分配情況,所以子公司的個別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利潤分配各項目的金額,包括提取盈余公積、分派利潤和期末未分配利潤的金額都必須予以抵銷。3.該抵銷分錄遵循的原則是:期初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潤+本期子公司實現的收益(包括母公司的收益和少數股東的收益)=子公司當年利潤分配的金額+期末的未分配利潤,其中母公司投資收益=子公司當期實現的凈利潤×母公司的持股比例。
一個公司有其子公司30%的股權,是否合并報表?是全部還是部分合并
拓展資料。1.子公司根據子公司的凈利潤: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貸:應付股利;借: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潤,由于母子公司按權益法進行核算,所以在母公司的賬上也會確認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子公司的凈利潤);貸:投資收益。這部分投資收益與自己公司利潤合并一起,再進行提取盈余公積、應付利潤,同時形成未分配利潤。這樣母公司根據自己公司的凈利潤(這里面包含了子公司的凈利潤)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貸:應付股利;借: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潤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