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與保險公司沒任何關系,只有購買了商業保險,才能到保險公司按規定理賠。
社保分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也就是所謂的五險一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公積金都是可以被繼承的。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同樣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一樣是可以被繼承的,但也是只退個人賬戶余額,單位繳納部分會被納入統籌賬戶;如果住房公積金賬戶在參保人去世時還有余額的,也會退還給繼承人。同時,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費、撫恤金,具體金額和領取條件要視各地政策不同而定。
還沒到退休年齡的,養老保險可退取個人賬戶金額,辦理手續直接咨詢當地社保中心。有單位的話可以向單位申請喪葬費和撫恤金。
根據《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十四條 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并根據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費率檔次。行業差別費率和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和所屬行業費率檔次等情況,確定用人單位繳費費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