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 借:營業成本,貸:存貨 怎么理解
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 借:營業成本,貸:存貨 怎么理解
比如內部公司發生的應收應付,站在整體的角度是不認可內部交易的,所以會有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進行抵消。舉個例子。首先,先看B,B花了1000萬買了一項資產,銀行存款減少,固定資產增加,資產總額未變,損益也未變,所以對于B來說是沒有損益變動的。真正變動的是A,A把公允價值為600的商品賣了1000給B,多賺了400,那么A的利潤就是多了400,根據別的回答來看,為了防止A以此虛增利潤,需要將這400抵消掉,因為這400利潤是來自內部交易,而不是真正向無關聯的第三方出售實現的交易。
導讀比如內部公司發生的應收應付,站在整體的角度是不認可內部交易的,所以會有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進行抵消。舉個例子。首先,先看B,B花了1000萬買了一項資產,銀行存款減少,固定資產增加,資產總額未變,損益也未變,所以對于B來說是沒有損益變動的。真正變動的是A,A把公允價值為600的商品賣了1000給B,多賺了400,那么A的利潤就是多了400,根據別的回答來看,為了防止A以此虛增利潤,需要將這400抵消掉,因為這400利潤是來自內部交易,而不是真正向無關聯的第三方出售實現的交易。
可以理解為內部存貨價值的多計部分應當是內部銷售方的營業收入形成的,因此,從邏輯上說應當借記營業收入(沖減銷貨方營業收入),貸記存貨(沖減購貨方存貨成本)。比如內部公司發生的應收應付,站在整體的角度是不認可內部交易的,所以會有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進行抵消。舉個例子:首先,先看B,B花了1000萬買了一項資產,銀行存款減少,固定資產增加,資產總額未變,損益也未變,所以對于B來說是沒有損益變動的。真正變動的是A,A把公允價值為600的商品賣了1000給B,多賺了400,那么A的利潤就是多了400,根據別的回答來看,為了防止A以此虛增利潤,需要將這400抵消掉,因為這400利潤是來自內部交易,而不是真正向無關聯的第三方出售實現的交易。把這400抵消后,A與B之間的內部交易就雙方都不會有損益變動了。題目問的是A如何確認投資收益,而不是B,這一點題主可能有誤會。A做賬時,A享有B公司20%的股權,那么B實現利潤A按理說就要按照B實現利潤的公允價值來確認自己的損益,即B的凈利潤公允價值×20%,那么準則就通過在A確認的這部分損益中扣減掉A之前通過該交易實現的400利潤來最終達到抵消這400的利潤。所以在A享有的B的20%中要扣除掉這400。然后,當交易的對象實現了真正的非內部交易損益,那么也就可以真的確認損益了,所以A扣除的這400成為了真正的對外業務,就可以確認其地位了,所以要重回。比如,A先前賣給B的是存貨,B后來將這批存貨全賣了,賣掉1400,那么總的收益就是400+400=800,B公司賺400,A公司之前賣給B的400也成為了真正的業務,那么此時就能夠確認為真正的損益而不是內部的“虛假”交易了,所以此時需要沖回。再比如如果B將A賣給它的貨物作為固定資產,那么當B為這項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時候,折舊的部分就成為了真正的費用,那么這部分費用就需要確認為真正的損益,隨著B的利潤因折舊發生的費用而減少,A也要逐步將B確認的折舊從扣除的400中按比例沖回。
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 借:營業成本,貸:存貨 怎么理解
比如內部公司發生的應收應付,站在整體的角度是不認可內部交易的,所以會有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進行抵消。舉個例子。首先,先看B,B花了1000萬買了一項資產,銀行存款減少,固定資產增加,資產總額未變,損益也未變,所以對于B來說是沒有損益變動的。真正變動的是A,A把公允價值為600的商品賣了1000給B,多賺了400,那么A的利潤就是多了400,根據別的回答來看,為了防止A以此虛增利潤,需要將這400抵消掉,因為這400利潤是來自內部交易,而不是真正向無關聯的第三方出售實現的交易。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