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客和典屬國區別
典客和典屬國區別
1、典屬國與典客一樣主管少數民族事務,不同的是典客掌管與秦友好的少數民族的交往,而典屬國則負責已投降秦朝的少數民族。典屬國初設于秦漢時期,是負責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同秦朝設立的典客分別處理內外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各屬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2、初設于秦漢時期,是負責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同秦朝設立的典客分別處理內外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各屬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3、典屬國的職權類似于外交部長。元狩三年,增加了屬國都尉負責管理歸附的外族,主要從官有屬國都尉、九譯令、丞等。典客(大鴻臚)主要負責內務,諸侯王、列侯的事務都屬大鴻臚掌管,包括他們的謚號,諸侯朝見的接待、禮節等。
導讀1、典屬國與典客一樣主管少數民族事務,不同的是典客掌管與秦友好的少數民族的交往,而典屬國則負責已投降秦朝的少數民族。典屬國初設于秦漢時期,是負責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同秦朝設立的典客分別處理內外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各屬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2、初設于秦漢時期,是負責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同秦朝設立的典客分別處理內外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各屬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3、典屬國的職權類似于外交部長。元狩三年,增加了屬國都尉負責管理歸附的外族,主要從官有屬國都尉、九譯令、丞等。典客(大鴻臚)主要負責內務,諸侯王、列侯的事務都屬大鴻臚掌管,包括他們的謚號,諸侯朝見的接待、禮節等。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85821652.jpg)
典客和典屬國區別如下:1、典屬國與典客一樣主管少數民族事務,不同的是典客掌管與秦友好的少數民族的交往,而典屬國則負責已投降秦朝的少數民族。典屬國初設于秦漢時期,是負責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同秦朝設立的典客分別處理內外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各屬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2、初設于秦漢時期,是負責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同秦朝設立的典客分別處理內外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各屬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3、典屬國的職權類似于外交部長。元狩三年,增加了屬國都尉負責管理歸附的外族,主要從官有屬國都尉、九譯令、丞等。典客(大鴻臚)主要負責內務,諸侯王、列侯的事務都屬大鴻臚掌管,包括他們的謚號,諸侯朝見的接待、禮節等。4、在漢朝權力機關職能轉換過程中,典客、典屬國的職權也發生了變化。首先屬國官員朝覲皇帝的儀式劃歸大鴻臚負責,而不再由典屬國負責,典屬國后來只負責歸降的外族。具體外交事務,外交政策的制定都由丞相,甚至皇帝直接負責,典屬國的權力日益削弱,在西漢成帝前28年時被并入大鴻臚。北魏時復置,職務與西漢大體相同。
典客和典屬國區別
1、典屬國與典客一樣主管少數民族事務,不同的是典客掌管與秦友好的少數民族的交往,而典屬國則負責已投降秦朝的少數民族。典屬國初設于秦漢時期,是負責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同秦朝設立的典客分別處理內外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各屬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2、初設于秦漢時期,是負責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同秦朝設立的典客分別處理內外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各屬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3、典屬國的職權類似于外交部長。元狩三年,增加了屬國都尉負責管理歸附的外族,主要從官有屬國都尉、九譯令、丞等。典客(大鴻臚)主要負責內務,諸侯王、列侯的事務都屬大鴻臚掌管,包括他們的謚號,諸侯朝見的接待、禮節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