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璧有佳客”出自宋代京鏜的《水調歌頭(中秋)》。“連璧有佳客”全詩《水調歌頭(中秋)》宋代京鏜明月四時好,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等閑來,天一角,歲三周。東奔西走,在處依舊若從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鏡中華發,蟾兔漫悠悠。連璧有佳客,乘興且登樓。《水調歌頭(中秋)》京鏜 翻譯、賞析和詩意詩詞:《水調歌頭(中秋)》作者:京鏜朝代:宋代明月四時好,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等閑來,天一角,歲三周。東奔西走,在處依舊若從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鏡中華發,蟾兔漫悠悠。連璧有佳客,乘興且登樓。中文譯文:明亮的月亮四季都美好,為何單單喜愛中秋。如同瑤臺上的寶鑒,應該掛在玉宇的最高處。散發出的光芒如白色細毫延展千丈,將整個太虛空間染成一色,萬象都進入我的眼中。星斗避開月光的輝彩,風露助我感受寧靜幽遠。隨意來到這里,天空的一角,一年三十六周。東跑西奔,無論在哪里,都仿佛在游蕩。照映在我的酒杯前只有我的影子,催促我鏡中的華發,蟾兔悠然漫游。連璧上有位佳客,趁興登上樓。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詞是宋代京鏜創作的《水調歌頭(中秋)》。詩人以中秋之夜為背景,表達了對明亮的月亮和靜謐的夜景的贊美,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慨。詩中以明亮的月亮為主題,描繪了月亮在四季中的美好,表達了對中秋節的喜愛之情。詩人將月亮比作瑤臺上的寶鑒,認為其應該掛在天空最高的地方,以展示其輝煌光彩。詩人通過描繪月亮散發出的光芒,表達了月光照亮太虛空間,萬物皆映入眼簾的景象。這里的太虛一色意味著萬象融入了詩人的眼中,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廣博洞察力。詩中還描述了月亮的輝彩使星斗黯淡,風露則幫助營造出寧靜幽遠的氛圍。這種對月亮和自然的贊美,傳遞了詩人對寧靜、清幽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1160924ab18972bef40a64af4cd7b899e510a3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思考。天一角、歲三周的描寫,寄托了人們對時間的感慨和對歲月的悠遠。詩人以東奔西走的方式來形容自己的生活狀態,即使在流動變化中,依然保持著一種游蕩的心態。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思考與感慨。他將自己的影子映照在酒杯前,催促著鏡中的華發,暗示自己已步入晚年。蟾兔漫悠悠則是對時間的再次暗示,蟾兔指的是傳說中的玉兔和蟾蜍,象征著月亮。這里詩人以自然景物象征人生的不同階段和過程,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友誼的珍視。連璧指的是一種玉器,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詩人說有位佳客與他同樂,一同登上樓臺,表示與朋友共賞美景,分享快樂的重要性。總體而言,這首詩描繪了中秋之夜的美好景象,通過對月亮和自然的贊美,表達了對寧靜、清幽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融入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的思考。詩人以自然景物象征人生的不同階段和過程,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友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