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85381852.jpg)
肌電信號的研究與應用已經跨越了一個世紀的歷程。自從1987年FDA批準針式電極的臨床應用以來,其市場影響力逐漸擴大。這種電極因其細小的針尖能夠緊貼肌肉纖維,因此在臨床上被廣泛用于診斷肌肉相關疾病。主要的市場參與者包括Technomed、Ambu A/S、Spes Medical、Delsys、OT Bioeletronica和EIC Biomedical等公司。產品類型涵蓋了針式電極、表面電極、無線表面電極、高密度表面電極以及無線高密度表面電極。肌電信號從本質上揭示了神經、骨骼和肌肉系統的運動狀態。神經-肌肉系統的基本單位是運動單元,它包括運動神經元、樹突、軸突以及所支配的肌纖維。當運動神經元興奮時,它會引發肌纖維的收縮,這一過程通過釋放乙酰膽堿產生終板電位,進而產生肌電信號。電極測量肌電信號的原理是將生物體的電化學活動轉換為可測量的電位,從而實現生物電信號的檢測和分析。肌電圖分析的指標主要包括頻域分析、時域分析、幅頻聯合分析以及小波分析法。時域分析提供了評價肌電曲線變化的時間維度指標,例如iEMG(微伏)積分肌電,它表示在一段時間內肌肉活動中的運動單位放電總量,反映了肌肉的肌電活動強度。RMS(微伏)均方根則描述了一段時間內表面肌電的平均變化特性。頻域分析則揭示了肌電信號在不同頻率范圍內的強度,其中包括中位頻率(MF)和平均功率頻率(MPF)。MF隨著運動時間的增加而減少,而MPF在肌肉疲勞狀態下也會發生變化。肌電極市場的需求主要來自醫療康復、運動訓練、人機交互以及研究與教學等領域。市場競爭激烈,主要競爭者包括Delsys Inc.、Ambu A/S、Natus Medical等公司。2020年,全球肌電極市場規模達到了3.224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4.85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5%。在未來幾年中,肌電電極市場預計將持續穩定增長,這得益于肌肉生理學研究的深入、醫療設備技術的發展,以及健康管理和運動康復需求的增加。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肌電電極的智能化和可穿戴化也成為了未來市場的一個關鍵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