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區郵政編碼
合肥市包河區郵政編碼
包河區,隸屬于安徽省合肥市,郵政編碼:230041,行政區劃代碼:340111,電話區號:0551,車牌代碼:皖A。包河區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地勢較平坦,北高南低。從地質構造來看,合肥地區處于燕山期斷陷盆地之中,所見地層以中生代侏羅紀以來地層為主。由于遠古時代河流下切緩和,側移活動加強.河床附近和湖濱地帶有堆積的松散的土層,形成平原.境內無山。地貌呈現出礫長石石英砂巖等質地。該區最具特點的地形地貌是大片的圩區,其中東大圩最有代表性。東大圩是沿南淝河右岸筑堤與西側崗地之間形成廣闊的圩區。圩區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大堤長約13千米,圩內地面標高比南淝河和巢湖水平低2—3米。圩堤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距2005年有近300年歷史。
導讀包河區,隸屬于安徽省合肥市,郵政編碼:230041,行政區劃代碼:340111,電話區號:0551,車牌代碼:皖A。包河區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地勢較平坦,北高南低。從地質構造來看,合肥地區處于燕山期斷陷盆地之中,所見地層以中生代侏羅紀以來地層為主。由于遠古時代河流下切緩和,側移活動加強.河床附近和湖濱地帶有堆積的松散的土層,形成平原.境內無山。地貌呈現出礫長石石英砂巖等質地。該區最具特點的地形地貌是大片的圩區,其中東大圩最有代表性。東大圩是沿南淝河右岸筑堤與西側崗地之間形成廣闊的圩區。圩區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大堤長約13千米,圩內地面標高比南淝河和巢湖水平低2—3米。圩堤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距2005年有近300年歷史。
230041。包河區,隸屬于安徽省合肥市,郵政編碼:230041,行政區劃代碼:340111,電話區號:0551,車牌代碼:皖A。包河區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地勢較平坦,北高南低。從地質構造來看,合肥地區處于燕山期斷陷盆地之中,所見地層以中生代侏羅紀以來地層為主。由于遠古時代河流下切緩和,側移活動加強.河床附近和湖濱地帶有堆積的松散的土層,形成平原.境內無山。地貌呈現出礫長石石英砂巖等質地。該區最具特點的地形地貌是大片的圩區,其中東大圩最有代表性。東大圩是沿南淝河右岸筑堤與西側崗地之間形成廣闊的圩區。圩區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大堤長約13千米,圩內地面標高比南淝河和巢湖水平低2—3米。圩堤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距2005年有近300年歷史。
合肥市包河區郵政編碼
包河區,隸屬于安徽省合肥市,郵政編碼:230041,行政區劃代碼:340111,電話區號:0551,車牌代碼:皖A。包河區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地勢較平坦,北高南低。從地質構造來看,合肥地區處于燕山期斷陷盆地之中,所見地層以中生代侏羅紀以來地層為主。由于遠古時代河流下切緩和,側移活動加強.河床附近和湖濱地帶有堆積的松散的土層,形成平原.境內無山。地貌呈現出礫長石石英砂巖等質地。該區最具特點的地形地貌是大片的圩區,其中東大圩最有代表性。東大圩是沿南淝河右岸筑堤與西側崗地之間形成廣闊的圩區。圩區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大堤長約13千米,圩內地面標高比南淝河和巢湖水平低2—3米。圩堤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距2005年有近300年歷史。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