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皆有情——淺析古代情詩中的“落花”、“流水”意象
落花流水皆有情——淺析古代情詩中的“落花”、“流水”意象
意象的形成要求事物與觀念之間的相似性尺鏈?;ㄩ_時,美麗燦爛,搖曳多姿。花落時,隨風(fēng)飄零,紛紛灑灑。面對落花,多情敏感而又才思雋永的詩人觸目感懷,形諸筆端,“落花”的意象從此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落花乘載著觀念,觀念在落花中永無止境地發(fā)揮作用,擴(kuò)大,輻射,就在中國古代表達(dá)思婦念人懷遠(yuǎn)的情詩中形成了落花意象的凄婉與傷感。
導(dǎo)讀意象的形成要求事物與觀念之間的相似性尺鏈。花開時,美麗燦爛,搖曳多姿?;鋾r,隨風(fēng)飄零,紛紛灑灑。面對落花,多情敏感而又才思雋永的詩人觸目感懷,形諸筆端,“落花”的意象從此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落花乘載著觀念,觀念在落花中永無止境地發(fā)揮作用,擴(kuò)大,輻射,就在中國古代表達(dá)思婦念人懷遠(yuǎn)的情詩中形成了落花意象的凄婉與傷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88617552.jpg)
一 花是美麗的代表,花謝花開是柔情的象征。她的精細(xì)、柔弱與麗質(zhì),都與女性有著與生俱來的聯(lián)系,令人看到花就想到女人。從《詩經(jīng)》開始,花就成為詩詞歌賦吟詠的題材,以花喻女人也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傳統(tǒng),許多名詩佳句膾炙人口?;ńo詩人以靈感,詩人給花以神魂。形成了落花的意象。意象的形成要求事物與觀念之間的相似性尺鏈?;ㄩ_時,美麗燦爛,搖曳多姿?;鋾r,隨風(fēng)飄零,紛紛灑灑。面對落花,多情敏感而又才思雋永的詩人觸目感懷,形諸筆端,“落花”的意象從此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落花乘載著觀念,觀念在落花中永無止境地發(fā)揮作用,擴(kuò)大,輻射,就在中國古代表達(dá)思婦念人懷遠(yuǎn)的情詩中形成了落花意象的凄婉與傷感。首先,落花意象表示傷春、惜春,感嘆時光流逝,青春不復(fù)返。謝脁《王孫游》寫道: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fā)。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本G草萋萋,繁花似錦的明媚春光里,一位女子盼望遠(yuǎn)行的情人早日歸來,一起賞春。她猜想,即使情人能夠回來, 等他回來時, 芬芳的花兒也凋謝了,早已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天上人間?!保ɡ铌拧独颂陨沉?簾外雨潺潺》) 更何況情人根本不會回來?!熬龤w芳已歇”一句,以芳香代繁花,以繁花喻女子。女子面對香消花損, “明媚鮮妍能幾時”(《紅樓夢?葬花吟》) 的惜春之情充溢胸懷?;ㄩ_有時, 人亦如此。女子的思人情懷像如絲的綠草一樣, 剪不斷, 理還亂, 而她的容顏也在思念中漸漸消逝, 充分流露了“美人遲暮”的酸楚。正如《紅樓夢?葬花吟》感嘆的那樣“試看春殘花漸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這首詩中,“綠草蔓如絲”一句中,“絲”與“思”諧音,寫出了女子情思繾綣, 蔓延橫亙?!巴鯇O游”的詩題出自《楚辭?招隱士》: “王孫游兮不歸, 春草生兮萋萋。”暗示了女子所思慕之人如“信沉了魚, 書絕了雁”(關(guān)漢卿《沉醉東風(fēng)》) , 怎“奈薄情未還?!保▌⑼バ拧蹲硖健罚?而此女子也只有像落花一樣粉悴煙憔。其次,落花意象還表達(dá)了一種孤寂憐憫之感。謝脁《王孫游》一詩雖然沒有交待女子所思之人因何行游在外,但是,我們可以推知由于交通、通信處于原始狀態(tài),因此,在我國封建社會戀人或者夫婦離別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xiàn)象。無論是戍守邊地,出征沙場,還是游學(xué)求官,商旅往來,都會造成大量的妻離子散、有情人兩地相思的情形。因此,描寫戀人或夫婦念人懷遠(yuǎn)的孤寂之心的詩歌也應(yīng)運而生,而落花的意象為這種情感增添了幾許凄美。二 流水,無論是潺潺的溪流,浩瀚的大海,還是湍急的江河,都夜以繼日,奔涌前行不回頭。讓人感到時光的流逝,像脫韁的野馬不可遏制。面對滔滔流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在時間中前行,奔流不息,讓人聯(lián)想到時光的流逝。流水在空間中展開,或九曲回腸,或漫無際涯,似乎要賦予無形的時間以形象,又似乎要夸大空間阻隔的不可超越性。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流水的一去不復(fù)返和蒼茫無垠都讓人感到她是那么無情。這種情感也流淌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的長河中,流水中激蕩著的是有情人分別后思人念遠(yuǎn)的情懷,以及因阻隔而不得相見的詠嘆。首先,流水向我們展現(xiàn)的是離別的依依情愫和別后思念斷腸的情感。著名元曲作家盧摯在《落梅風(fēng)?別珠簾秀》一曲中寫道:“才歡悅,早間別,痛殺俺好難割舍。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贝瑑哼h(yuǎn)行,人兒離去,留下的是難以割舍的情懷,剩下的是無盡的悵惘空寂。望著離人遠(yuǎn)去,行帆隱沒,只有多情的月亮,在江水中沉浮蕩漾,照著江邊呆望的送行人,也照著江上頻頻回望的遠(yuǎn)行人。此情此景,也畫入了宋朝詩人姜夔《過德清》一詩中:“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煙波漸遠(yuǎn)橋東去,猶見欄桿一點愁。”這份愁情,就像流水一樣綿延不斷,隨著游人的漸遠(yuǎn)而延伸,又因游人遲歸而與日俱增。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以流水喻思念愁情的詩歌層出不窮。建安詩人徐干有著名的《室思》詩五章,第三章末四句是:“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無有窮已時。”宋朝宰相寇準(zhǔn)《江南春》寫道:“杳杳煙波隔千里,白萍香散東風(fēng)起。日落汀洲一望時,柔情不斷如春水。”再如唐朝女詩人魚玄機(jī)《江陵愁望有寄》寫道:“楓葉千枝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痹偃缣瞥姾绖⒂礤a《竹枝詞》寫道:“山桃紅花滿山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朗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比崆椴粩嗑拖窳魉幌?。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常相思》以流水的長度測量相思的長度,他在詞中寫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明月人倚樓?!痹~中“汴水流,泗水流”與“思悠悠,恨悠悠”相對,悠悠的離情別緒就像脈脈的流水一樣綿長,水有了長度,思念也有了長度。然而,縱然水有長度,但她卻不改奔流不止的性情,“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劉禹錫《浪濤沙》), 就像愛情與思念一樣堅貞不渝。“江水為竭”, “乃敢與君絕!”(漢樂府民歌《上邪》) 。這思念的深刻,又像流水一樣深不可測。白居易在《浪濤沙》中寫道:“借問江潮與海深,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痹偃纭叭说篮K?,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保ɡ钜薄断嗨荚埂罚倪@些詩詞中,癡情女子的每份相思都是啼血的情,每份相思都是真切的愛。因此,這種啼血思念因其像流水一樣永恒,因其遠(yuǎn)渺無盡而讓人愁思不盡,肝腸寸斷。宋朝詞人向滈《踏莎行》寫道:萬水千山,兩頭三緒。憑高望斷迢迢路。錢塘江上客歸遲,落花流水青春暮。步步金蓮,朝朝瓊樹。目前都是傷心處。飛鴻過盡沒書來,夢魂依舊陽臺雨。元曲作家趙顯宏《晝夜樂?冬》寫道:風(fēng)送梅花過小橋,飄飄。飄飄地亂舞瓊瑤,水面上流將去了。覷絕似落英無消耗,似那人水遠(yuǎn)山遙,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見他來到!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難逃。難逃他粉悴煙憔,直恁般魚沉雁杳!誰承望拆散了鸞鳳交,空教人夢斷魂勞。心癢難揉,心癢難揉。盼不得雞兒叫。這兩首詞曲都描寫了思念而不得見,青春流逝,愁情斷腸的心緒,令思婦痛感時空的阻隔就像漫無邊際的長江大河無從跨越?!对娊?jīng)?漢廣》中“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漢之廣矣, 不可方思?!币怀龂@,凄苦無助而又悲壯。古往今來,多少有情人隔水相望?!疤鎏鰻颗P?,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jī)杼。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 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保ā豆旁娛攀?迢
落花流水皆有情——淺析古代情詩中的“落花”、“流水”意象
意象的形成要求事物與觀念之間的相似性尺鏈?;ㄩ_時,美麗燦爛,搖曳多姿。花落時,隨風(fēng)飄零,紛紛灑灑。面對落花,多情敏感而又才思雋永的詩人觸目感懷,形諸筆端,“落花”的意象從此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落花乘載著觀念,觀念在落花中永無止境地發(fā)揮作用,擴(kuò)大,輻射,就在中國古代表達(dá)思婦念人懷遠(yuǎn)的情詩中形成了落花意象的凄婉與傷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