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怎么處置廢電池?
廢舊電池有害,已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處理它們的學問卻極少人了解。專家提醒
人們,如果處置不當,廢電池會造成嚴重的污染。我國目前處理廢電池的措施還相當落
后,多數采用填埋法,與國外相比有很大距離。
目前有效的做法是,第一,個人分類收集,再由各單位(企業、學校、街道等)收
好,交到當地回收機構或環保組織,再集中送到專業化處置工廠。據了解,北京昌平的
廢舊電池處理廠正在試運行。由于這種工廠對原料消耗量很大,數千萬節廢電池幾天就
“吃”光,所以全國僅需很少幾家這樣的工廠便夠。
清華大學環境與工程系教授聶永峰說,各種類型電池的結構和所含化學物質不同,
所以應根據不同電池所含污染物質毒性的大小,在收集、運輸、儲存、處理和資源化過
程中區別管理。
電池中含有的重金屬鎘、汞、鉛是對環境和健康有較大危害的物質;鋅、鎳等雖然
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是有益物質,但在環境中超過極限也將對人體構成危害;廢酸、廢堿
等電解液可能污染土地,使得土地酸化或堿化。對廢電池的管理,重點應為含汞電池、
含鎘電池和含鉛蓄電池。
普通家用干電池中的污染物質大多呈固態,由電池內部轉移到環境中是一種緩慢的
過程。總體來說,電池中的污染物質,釋放到環境中需要一段時間。一般家庭可以自己
攢存起來,等到有了較大數量再送到回收部門,單獨處理。
遺憾的是大多數廢電池進入了城市生活垃圾,隨生活垃圾進入到填埋、焚燒、堆肥
的過程。在焚燒中,由于金屬汞、鎘、砷、鋅高溫時易揮發,部分被煙氣帶走,揮發后
冷凝產生金屬富集程度很高的灰渣,難于處理,可能成為更大的重金屬污染源。
在我國目前的條件下,專家建議對廢電池進行填埋和堆肥,比焚燒處理更好些,因
為焚燒可能造成較大的大氣污染。
專家還強調,廢電池中重金屬到達動植物體或人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一些新
聞媒體上廣為宣傳的“一個鈕扣電池可以污染上千萬立方米的水”等說法是片面的。與
鈕扣電池中的汞等量的金屬汞如果全部溶解于水中,可能污染大面積水體。但廢電池內
部的汞污染土壤和水體的前提條件是,金屬汞從電池中釋放入環境,并從釋放地到達被
污染的土壤和水體或者人體。由于其遷移速度非常慢,所以其對于環境或人體健康構成
危害的可能性是很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