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配額交易是什么?
碳配額交易是什么?
拓展資料。1、歷史總量法以企業過去的碳排放數據為依據進行分配。通常選取企業過去3~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該企業的年均歷史排放量,而這一數字就是企業下一年度可得的排放配額。歷史總量法對數據要求較低,方法簡單,但忽視了企業在碳交易體系之前已采取的減排行為,同時企業還有可能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采取進一步減排行為。歷史強度法以企業歷史碳排放為基礎,并通過在其后乘以多項調整因子將多種因素考慮在內的一種計算方法,如前期減排獎勵、減排潛力、對清潔技術的鼓勵、行業增長趨勢等。歷史強度法是要求企業年度碳排放強度比自身的歷史碳排放強度有所降低。對于數據基礎好、產品單一、可比性較強的行業可采用基于基準線法分配,如發電行業、電解鋁等
導讀拓展資料。1、歷史總量法以企業過去的碳排放數據為依據進行分配。通常選取企業過去3~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該企業的年均歷史排放量,而這一數字就是企業下一年度可得的排放配額。歷史總量法對數據要求較低,方法簡單,但忽視了企業在碳交易體系之前已采取的減排行為,同時企業還有可能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采取進一步減排行為。歷史強度法以企業歷史碳排放為基礎,并通過在其后乘以多項調整因子將多種因素考慮在內的一種計算方法,如前期減排獎勵、減排潛力、對清潔技術的鼓勵、行業增長趨勢等。歷史強度法是要求企業年度碳排放強度比自身的歷史碳排放強度有所降低。對于數據基礎好、產品單一、可比性較強的行業可采用基于基準線法分配,如發電行業、電解鋁等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84889552.jpg)
碳配額交易就是在一個原本是自由排放的領域,通過對排放上限的封頂,從而把不受約束的排放權。1單位排放配額相當于1噸二氧化碳當量。配額分配方式:主要分為免費分配與有償分配。拓展資料:1、歷史總量法以企業過去的碳排放數據為依據進行分配。通常選取企業過去3~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該企業的年均歷史排放量,而這一數字就是企業下一年度可得的排放配額。歷史總量法對數據要求較低,方法簡單,但忽視了企業在碳交易體系之前已采取的減排行為,同時企業還有可能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采取進一步減排行為。歷史強度法以企業歷史碳排放為基礎,并通過在其后乘以多項調整因子將多種因素考慮在內的一種計算方法,如前期減排獎勵、減排潛力、對清潔技術的鼓勵、行業增長趨勢等。歷史強度法是要求企業年度碳排放強度比自身的歷史碳排放強度有所降低。基準線法將不同企業(設施)同種產品的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按順序從小到大排列,選擇其中前10%作為基準線(10%為假設比例,不代表具體行業),每個企業(設施)獲得的配額量等于其產量乘以基準線值。對于數據基礎好、產品單一、可比性較強的行業可采用基于基準線法分配,如發電行業、電解鋁等。2、由國家發改委根據各地區溫室氣體排放、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控排企業納入情況等因素確定地區配額總量,并預留部分配額用于有償分配、市場調節和重大項目建設。 地方配額在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適時引入有償分配,并逐步提高比例。其中免費分配的標準和方法由國家發改委參考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的意見統一確定。地方配額總量與免費分配配額之間的軋差,可由地方政府用于有償分配,有償分配的具體方式由地方確定。
碳配額交易是什么?
拓展資料。1、歷史總量法以企業過去的碳排放數據為依據進行分配。通常選取企業過去3~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該企業的年均歷史排放量,而這一數字就是企業下一年度可得的排放配額。歷史總量法對數據要求較低,方法簡單,但忽視了企業在碳交易體系之前已采取的減排行為,同時企業還有可能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采取進一步減排行為。歷史強度法以企業歷史碳排放為基礎,并通過在其后乘以多項調整因子將多種因素考慮在內的一種計算方法,如前期減排獎勵、減排潛力、對清潔技術的鼓勵、行業增長趨勢等。歷史強度法是要求企業年度碳排放強度比自身的歷史碳排放強度有所降低。對于數據基礎好、產品單一、可比性較強的行業可采用基于基準線法分配,如發電行業、電解鋁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