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計準則與中國會計準則的區別是什么?
國際會計準則與中國會計準則的區別是什么?
1、固定資產購進計價。根據中國的標準,固定資產一般按其歷史成本或凈值計價。折舊方法的變更視為會計政策變更。國際標準規定,固定資產計價應考慮公允價值的影響,包括資產重估和折現的影響。折舊方法的變更視為會計估計變更。2、借款費用資本化。按照中國標準,購建固定資產專項貸款發生的借款費用,在滿足資本化條件時予以資本化,直至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資本化金額=貸款利息+輔助費用和匯兌差額。國際標準規定,用于建設資產的一般借款,符合條件的,可以資本化。資本化金額=所有專項借款費用-臨時投資收益。3、非貨幣交易。根據中國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中收到的資產,按照轉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相關稅費入賬。
導讀1、固定資產購進計價。根據中國的標準,固定資產一般按其歷史成本或凈值計價。折舊方法的變更視為會計政策變更。國際標準規定,固定資產計價應考慮公允價值的影響,包括資產重估和折現的影響。折舊方法的變更視為會計估計變更。2、借款費用資本化。按照中國標準,購建固定資產專項貸款發生的借款費用,在滿足資本化條件時予以資本化,直至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資本化金額=貸款利息+輔助費用和匯兌差額。國際標準規定,用于建設資產的一般借款,符合條件的,可以資本化。資本化金額=所有專項借款費用-臨時投資收益。3、非貨幣交易。根據中國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中收到的資產,按照轉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相關稅費入賬。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84968652.jpg)
你好,兩者在會計處理方面上的10項主要差異,包括:固定資產采購計價、借款費用資本化、非貨幣性交易、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商譽、研究與開發費用、開辦費、資產類政府補助、債務重組、所得稅。1、固定資產購進計價:根據中國的標準,固定資產一般按其歷史成本或凈值計價。折舊方法的變更視為會計政策變更。國際標準規定,固定資產計價應考慮公允價值的影響,包括資產重估和折現的影響。折舊方法的變更視為會計估計變更。2、借款費用資本化:按照中國標準,購建固定資產專項貸款發生的借款費用,在滿足資本化條件時予以資本化,直至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資本化金額=貸款利息+輔助費用和匯兌差額。國際標準規定,用于建設資產的一般借款,符合條件的,可以資本化。資本化金額=所有專項借款費用-臨時投資收益。3、非貨幣交易:根據中國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中收到的資產,按照轉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相關稅費入賬。國際會計準則區分類似和非類似資產互換,規定從非貨幣性交易中收到的類似資產,按照交出的資產價值加上相關稅費入賬,不同類型資產交換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收回的資產價值,損益=轉出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出資產的公允價值。4、短期投資:中國標準規定,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量,僅將跌價損失計入損益。國際準則規定,短期投資按公允價值計量,市場價格和成本的損益變動計入損益。5、長期投資商譽:中國標準規定,股權投資按投資成本計價,債權投資按成本計價,債權計入資本公積。國際標準規定持有至到期的債務證券投資,按照取得的可辨認可折舊/攤銷資產的加權平均剩余壽命按成本攤銷。如果負商譽超過FV,超出部分立即確認為收入。拓展資料:一:什么是會計準則會計準則是規范會計賬目核算、會計報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會計處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礎之上,并使不同時期、不同主體之間的會計結果的比較成為可能。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會計準則可分為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
國際會計準則與中國會計準則的區別是什么?
1、固定資產購進計價。根據中國的標準,固定資產一般按其歷史成本或凈值計價。折舊方法的變更視為會計政策變更。國際標準規定,固定資產計價應考慮公允價值的影響,包括資產重估和折現的影響。折舊方法的變更視為會計估計變更。2、借款費用資本化。按照中國標準,購建固定資產專項貸款發生的借款費用,在滿足資本化條件時予以資本化,直至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資本化金額=貸款利息+輔助費用和匯兌差額。國際標準規定,用于建設資產的一般借款,符合條件的,可以資本化。資本化金額=所有專項借款費用-臨時投資收益。3、非貨幣交易。根據中國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中收到的資產,按照轉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相關稅費入賬。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