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84954852.jpg)
1,本次金融危機起源于美國,金融危機原因: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實際次貸債券只有6000億美元,引發了這么大的金融危機,全是由于跟風即人們的心理預期造成的,羊群效應,它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信息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理論上羊群效應會加劇市場波動,并成為領頭羊行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下述案例中燒餅就是領頭羊,在現實經濟中,次貸房貸是領頭羊 2,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這里原創一個案例: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后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拓展資料:更深層次(1)超前消費長期積累釀成的惡果。美國長期盛行超前消費,鼓勵人民買房子、買汽車、買高檔消費品,銀行為追求高額利潤,向居民發放這樣那樣的信用卡,鼓勵超前消費。“用明天的錢為今天享受”。“讓美夢提前到來,讓美夢成真。“能掙會花是時代的驕子”。說得天花亂墜,這種超前消費,在若干年中也曾帶來暫時的繁榮。但這種預支未來購買力的行徑,畢竟是“寅吃卯糧”,存在泡沫,一時的繁榮,帶有虛幻的色彩。一旦經濟不景氣,出現大批失業者,還不出欠款,消費者的支付能力急劇下降,美國次級債凸顯于世人面前,銀行呆帳成堆,一些投資銀行面臨破產境地。(2)美國的銀行為高薪所累。美國銀行業長期來養尊處優,似乎是“天之驕子”。高層領導皆是高薪,年薪數百萬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領階層年薪也達數十萬美元。銀行業長期來由于借貸額巨大,獲利甚豐,掩蓋了矛盾,盡管年復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過得去。一旦債務人難以償付債款,出現成批呆帳,形成三角債。銀行始則周轉不靈,繼則巨額虧損。于是大批裁員。若認真反思,高薪是過多地享用經濟成果,含有剝削因素。或者說是一種“竭澤而漁”、“殺雞取蛋”的愚蠢之舉。(3)美國目前缺乏新興的產業。美國多年來常有新興的產業引領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車工業、航空業、電子通信業。如電腦的硬件軟件、手機曾遙遙領先當許多國家尚處于萌芽狀態,美國則已面廣量大地形成產業。但近十年來,美國這些領先的產業已處于徘徊狀態,而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迅猛追趕,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業發展神速,美國的優勢相對削弱,或者說正在逐漸失去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