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84941252.jpg)
你可能看到的是該股票扣非凈利潤,有些上市公司業績虧損,但因有政府的補貼和買資產等其它的收益,利潤又為正了,故沒有被 ST。應該看每股收益,如是正則不虧損。ST表示該公司財務狀況惡化,連續兩年以上虧損等,由證交所強制進行或上市公司自己申請,該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所以冠以“ST”。 *ST是指由證券交易所對存在股票終止上市風險的公司股票交易實行“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是在原有“特別處理”基礎上增加的一種類別的特別處理,其主要措施為在其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于其他股票,在交易方面,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的股票, ST和*ST其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如果連續虧損三年,自年報后該股票就將暫停上市,如果上市公司之后無重組,業績又不能扭虧,就有可能退市,然后進入三板市場交易。 就成為現在的400打頭的股票。 上市公司連續虧損2年就會戴*ST后,如果第3年扭虧,一般情況下去*,變成ST股票,如果又扭虧,報相關部門核準后,則ST帽子也去掉,公司恢復正常名稱。 如果_公司經營發生嚴重變化,可能會直接戴ST、*ST。 如*ST大地,僅2009年虧損,也被直接打成了*ST。 _ST、*ST漲跌幅限制在5%。 戴*的意思是該股有暫停風險提示。拓展資料:每股凈利潤指 股份公司中普通股每股稅后利潤。該指標中的利潤是利潤總額扣除應繳所得稅的稅后利潤,如果發行了優先股還要扣除優先股應分的股利,然后除以流通股數,即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數。每股凈利潤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債權人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一項重要財務指標。計算公式每股凈利潤=凈利潤/總發行股數每股凈利潤旨在反映普通股的獲利水平,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常用的財務分析指標。每股凈利潤和每股收益的區別每股收益即EPS,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每股收益 = 期末凈利潤 / 期末股份總數 ,就我國現行情況來說,上市公司的權益性工具除了發行在外的普通股以外,還存在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購權和認沽權、部分企業實施的對高層管理人員或職工的股權期權等潛在普通股。上市公司對每股收益的計算是按照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的內容與格式》中的規定提供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凈利潤/年度普通股股份總數,若股權結構在本期內發生變動,則在計算每股收益時,分母應為年度末普通股加權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