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需求是指在特定時期和一定費率水平上,投保人在保險市場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保險商品的數量。保險需求的產生,源于風險的客觀存在和人們對風險所致經濟損失承受能力的有限性。保險需求實際上是投保人對保險保障的需求,這可以用投保金額或保費收入加以計量。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08fa0ec08fa513db338d35e2f6d55fbb3fbd9a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保險需求的表現形式 與一般商品不同,保險需求的表現形式有兩個方面:一是體現在物質方面,當發生意外事故和自然災害時,人們的經濟損失能得到合理補償;二是體現在精神方面,即在投保以后,人們減輕了后顧之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保險需求具備的條件 由于保險交易的特殊性,保險需求除需具備"對商品的需要和相應的支付能力"兩個條件外,還必須滿足: (1)需求者即投保人有能力履行其義務,因為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者與保險人簽訂的保險合同無法律效力(2)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必須具有法律認可的、經濟上的利害關系,即存在可保利益。 保險需求的特征 (1)客觀性(2)非渴求性(3)避諱性(4)差異性(5)高彈性 影響保險需求的因數 (一)產品因數1、保險費率2、互補品與替代品的價格(二)個人因數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acb0a46f21fbe09c2cc7c9479600c338644ada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1、人口因數2、形式因數(三)社會因數1、文化與亞文化2、社會階層3、參考群體4、家庭影響5、角色和定位 保險市場的供求平衡 保險市場的供求狀況一般分為三種狀況:1、保險供給等于保險需求即為保險市場供求平衡,是在一定的保險價格條件下,保險供給恰好等于保險需求,即保險供給與保險需求達到均衡點。 保險市場供求平衡應包括供求的總量平衡與結構平衡兩個方面,而且平衡還是相對的。 保險供求的總量平衡是指保險供給規模與需求規模上的平衡。保險供求的結構平衡是指保險供給的結構與保險需求的結構相匹配,包括保險供給的險種與消費者需求險種的適應性,保險費率與消費者交費能力的適應性以及保險產業與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適應性等。2、保險供給大于保險需求當保險供給大于需求,競爭加劇,保險商品的價格將下降。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00fd9f9d72a605991825e9a3a34349b023bbaa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3、保險需求大于保險供給保險需求大于供給將使保險商品價格走高。 參考文獻 1.0 1.1 1.2 1.3 1.4 粟芳、許瑾良.《保險學》第十八章 保險市場 肖舉萍.《保險學概論》第十章 保險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