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于禁傳
三國志于禁傳
1、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后屬曹操,曾于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后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后,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謚曰厲侯,有一子于圭。2、初平三年鮑信迎曹操領兗州牧,于禁與其黨俱封為都伯,屬將軍王朗,王朗異之,向曹操推薦于禁之才可任大將,曹操召見于禁,拜軍司馬,初平四年曹操讓他統兵到徐州,攻打廣戚,攻克廣威之后,任命他為陷陳都尉。
導讀1、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后屬曹操,曾于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后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后,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謚曰厲侯,有一子于圭。2、初平三年鮑信迎曹操領兗州牧,于禁與其黨俱封為都伯,屬將軍王朗,王朗異之,向曹操推薦于禁之才可任大將,曹操召見于禁,拜軍司馬,初平四年曹操讓他統兵到徐州,攻打廣戚,攻克廣威之后,任命他為陷陳都尉。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82898452.jpg)
介紹如下:1、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后屬曹操,曾于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后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后,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謚曰厲侯,有一子于圭;2、初平三年鮑信迎曹操領兗州牧,于禁與其黨俱封為都伯,屬將軍王朗,王朗異之,向曹操推薦于禁之才可任大將,曹操召見于禁,拜軍司馬,初平四年曹操讓他統兵到徐州,攻打廣戚,攻克廣威之后,任命他為陷陳都尉;3、興平元年隨同曹操到濮陽討伐呂布,于禁單獨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呂布兩座營寨,又率兵在須昌打敗了高雅,隨從曹操攻打壽張,定陶,離狐,在雍丘包圍了張超,占領了四座城池,又隨曹操討伐黃巾軍劉辟和黃邵等部,屯扎在版梁,黃邵等乘夜襲擊曹操營寨,于禁領部下迎擊,打敗了黃巾軍,斬殺黃邵等,迫使黃巾軍全部投降。同年,從圍袁術部將橋蕤和張勛等于若縣,斬其四將。
三國志于禁傳
1、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后屬曹操,曾于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后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后,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謚曰厲侯,有一子于圭。2、初平三年鮑信迎曹操領兗州牧,于禁與其黨俱封為都伯,屬將軍王朗,王朗異之,向曹操推薦于禁之才可任大將,曹操召見于禁,拜軍司馬,初平四年曹操讓他統兵到徐州,攻打廣戚,攻克廣威之后,任命他為陷陳都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