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主要性能指標是:主頻、外頻、前端總線(FSB)頻率、CPU的位和字長、倍頻系數、緩存、超線程。
1、主頻:這是CPU的內部時鐘的頻率。主頻的越高就表明,在一個時鐘的周期里,所需要完成的指令數是非常多的。
2、外頻:指的是系統總線,外頻和主頻不一樣,主頻是負責運算時的,而外頻是負責CPU周邊的設備的數據傳輸頻率的。外頻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CPU到芯片組之間的總線速度。
3、前端總線(FSB)頻率:前端總線頻率,英文全稱“Front-Side Bus,FSB”,一般稱為FSB,是指將CPU連接到北橋芯片的總線,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
4、CPU的位和字長:位:在數字電路和電腦技術中采用二進制,代碼只有“0”和“1”,在cpu中都是一位;字長:電腦技術中對CPU在單位時間內(同一時間)能一次處理的二進制數的位數叫字長。
5、倍頻系數: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它的作用是使系統總線工作在相對較低的頻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過倍頻來提升。
6、緩存:cpu緩存是位于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得多但是交換速度卻比內存要快得多,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CPU運算速度與內存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7、超線程的作用就是在處理某一指令時,使用閑置的部分進行其他操作.它可以使計算機在CPU內部同時執行多個任務,這樣就會大大加速轉化的進程,提高轉化的效率。
CPU的組成介紹:
1、運算器
運算器是計算機中執行各種算術和邏輯運算操作的部件,又稱算術邏輯單元。它的基本操作包括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與,或、非、異或等邏輯操作,以及移位、比較和傳送等操作。在計算過程中,運算器不斷從存儲器中獲取數據,經計算后將結果再返回存儲器。其工作是在控制器下完成的。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指揮中心,指揮計算機的各個部件按照指令的功能要求協調工作,它是計算機的神經中樞。控制器可以從內存中讀取指令和執行命令,即按程序計數器指出的命令地址從內存中取出該指令進行譯碼,然后根據該指令向有關部件發出控制命令,執行該命令。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cpu性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