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有三大功能,分別是用戶界面、資源管理、任務管理。
1、用戶界面
用戶界面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它為用戶和在操作系統上運行的其他應用程序創建一個平臺以相互通信。操作系統的用戶界面便于用戶控制其他軟件并提供易用性。用戶界面可以是3種主要類型;命令控制、菜單驅動和圖形用戶界面。
2、資源管理
連接到計算機系統的設備,如內存、存儲、I/O設備等,稱為計算機資源。操作系統控制這些資源并能夠有效地使用可用資源,從而使系統永遠不會耗盡其資源。操作系統不僅控制這些資源,還檢測資源的故障、檢查狀態并將資源相互連接。
3、任務管理
任何操作系統的任務管理程序都接受指令,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任務管理利用計算機處理器的能力并將其分配給各種任務,控制中斷。
操作系統的作用:
1、微處理器管理
在大型操作系統中,可存在多個微處理器,并同時可管理多個作業。怎樣選出其中一個作業進入主存儲器難備運行,怎樣為這個作業分配微處理器等等,都由微處理器管理模塊負責。微處理器管理模塊,要對系統中各個微處理器的狀態進行登記,還要登記各個作業對微處理器的要求。
2、內存管理
內存儲器的管理,主要由內存管理模塊來完成。內存管理模塊對內存的管理分三步。首先為各個用戶作業分配內存空間;其次是保護已占內存空間的作業不被破壞;最后,是結合硬件實現信息的物理地址至邏輯地址的變換。使用戶在操作中不必擔心信息究竟在四個具體空間――即實際物理地址,就可以操作,這樣就方便了用戶對計算機的使用和操作。
3、外部設備管理
由于計算機的不斷發展,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應用技術越來越提高,應用方法越來越簡便,與用戶的界面越來越友好,隨之外部設備的種類也日益增多,功能不斷提高,檔次日漸升級,因此,操作系統的設備管理模塊的功能也必須跟上外部設備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升級以適應外部設備的日益發展的需要。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