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的武器不先進,軍事還能排第三?
為啥中國的武器不先進,軍事還能排第三?
根據中國社科院昨天發布的2010年《國際形勢黃皮書》,在對11個大國的綜合國力進行評估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綜合國力排名前三,中國位列第七。在軍事指標上,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位列三甲。在綜合國力方面,黃皮書評估的指標體系包括領土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軍事、科技五個直接構成要素,以及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安全與國內政治、國際貢獻四個影響要素。綜合考慮各項要素后,11國的綜合國力排名依次是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和巴西。
導讀根據中國社科院昨天發布的2010年《國際形勢黃皮書》,在對11個大國的綜合國力進行評估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綜合國力排名前三,中國位列第七。在軍事指標上,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位列三甲。在綜合國力方面,黃皮書評估的指標體系包括領土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軍事、科技五個直接構成要素,以及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安全與國內政治、國際貢獻四個影響要素。綜合考慮各項要素后,11國的綜合國力排名依次是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和巴西。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82701152.jpg)
中國的軍事實力世界排名第二。根據中國社科院昨天發布的2010年《國際形勢黃皮書》,在對11個大國的綜合國力進行評估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綜合國力排名前三,中國位列第七。在軍事指標上,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位列三甲。在綜合國力方面,黃皮書評估的指標體系包括領土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軍事、科技五個直接構成要素,以及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安全與國內政治、國際貢獻四個影響要素。綜合考慮各項要素后,11國的綜合國力排名依次是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和巴西。黃皮書指出,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具有多方面優勢,與其他國家“不在一個檔次上”。美國的經濟、軍事、科技和國際貢獻四項指標都居首位,資源居第二位。在其他項目上美國基本也位居前列。而俄羅斯與中國在多項指標上的得分均居下游。黃皮書稱,俄羅斯的長項是領土和資源,中國的長項是人口。在軍事指標上,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位列三甲。黃皮書稱,美國是真正的軍事超級大國,其軍費相當于其他10國軍費總和的132%。俄羅斯在武器裝備上排首位,主要是因其武器裝備數量巨大,特別是坦克總量達22800輛,高居單項榜首,而美、中坦克數量分別只有七千余輛。黃皮書稱,中國在軍事總實力上僅次于美國,主要是因中國的軍隊人數和武器裝備數量得分都較高。據中新社解讀全球軍力排行榜黃皮書對全球軍力的具體評估包括三個方面:軍費、軍隊人員和武器裝備。評估結果顯示,美國總得分是90.08分,穩居第一。中國排名第二,總得分33.3分,中、美差距很大。黃皮書指出,軍費的規模在軍事能力的評估中是一個關鍵因素,先進武器的研發與裝備、軍隊人員的維持與訓練,都要靠軍事預算來支撐。軍隊數量因素的重要性盡管在當代軍事技術發展的條件下已有所下降,但基本規模是必須保證的。特別是對領土大國來說,沒有足夠的軍事人員,就無法保衛國家安全。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的軍隊人數為225.5萬人,人數總量排全球第一;2008年中國的軍費為609億美元,排世界第四。報告還顯示,2008年的軍費美國遙遙領先,為6070億美元。李少軍指出,軍事能力中的指標評估,給予軍費的權重最高,因為軍費的數字相對準確,而且是相對裝備與人員而言的支撐因素。另外,從軍事力量的發展看,軍費是基本建設的標志,人員在需要時可以動員,但進行基本建設(包括武器的研發與列裝)卻需要一個相對長的過程。黃皮書指出,武器裝備的數量與質量通常是衡量一支軍隊強弱的客觀指標,盡管武器裝備好的軍隊未必戰斗力就強,但先進的物質條件畢竟是軍隊贏得現代戰爭的基本保證。黃皮書列出四類具體的武器裝備:核武器、坦克、戰斗機和艦艇。其中艦艇分為航空母艦、核潛艇、其他艦艇三類進行計算。武器裝備排名中,中國排在第三位。評估結果顯示,中國有核武器240枚、坦克7580輛、戰斗機1700架、艦艇144艘、核潛艇8艘。11個國家中,俄羅斯的武器裝備排在第一位,其中核武器數量和坦克數量是唯一過萬的國家,核武器有13000枚,坦克有22800輛。李少軍表示,武器裝備的數字只反映了數量而不能反映質量,事實上各國的同一類武器的質量是有天壤之別的。他說,如美國的武器在質量上遠高于其他國家,中國的武器數量并不少,但在質量上是落后的。專家坦言,僅評估數量并不能真實反映各國軍隊的裝備對比情況,然而要對裝備質量進行評估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啥中國的武器不先進,軍事還能排第三?
根據中國社科院昨天發布的2010年《國際形勢黃皮書》,在對11個大國的綜合國力進行評估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綜合國力排名前三,中國位列第七。在軍事指標上,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位列三甲。在綜合國力方面,黃皮書評估的指標體系包括領土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軍事、科技五個直接構成要素,以及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安全與國內政治、國際貢獻四個影響要素。綜合考慮各項要素后,11國的綜合國力排名依次是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和巴西。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