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溫室法
因為大部分品種的植物種子都是由于高溫或低溫天氣而進入的休眠狀態,所以我們就可以改變植物生長環境來打破植物休眠期。操作方法:用清水將衛生紙或毛巾打濕(不能滴水),然后再將種子放在上毛巾或衛生紙上并置于一個塑料飯盒中,最后用保鮮膜封頂,并打上幾個透氣孔即可(平時注意澆水,3-5天即可發芽)。
2、浸泡法
因為部分品種的植物種子,外殼較硬,所以該類種子的吸水速度就比較慢。但為了打破植物種子的休眠狀態發芽,并促進植物種子的吸水速率和發芽時間,花迷們就可以將植物種子浸泡在30°C左右的溫水中,浸種時間一般在5—24小時左右。
3、沙藏法
提前準備一個10-15CM深的盆器(盆器一定要比較透氣),然后再選擇室內一個相對干燥、不易積水的地方,將種子與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勻,并放入盆器中。平時注意保持水量,約3-5天的時間,種子即可打破下休眠期,快速發芽。
4、溫水泡開法
首先花迷們需要準備一個空盆,然后再在盆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溫水,切記溫水,不能太燙也不能太涼,最后花迷們即可將植物種子放入水中。待植物種子明顯飽滿后即可取出,時間大概是在8小時到一天左右,具體時間根據植物種子狀態判斷。
擴展資料:
種子形成后雖已成熟,即使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發,必須經過一段相對靜止的階段后才能萌發,種子的這一性質稱為休眠。休眠的種子處在新陳代謝十分緩慢而近于不活動的狀態。種子休眠期的長短是不一樣的。
有的植物種子休眠期很長,需要數周乃至數月或數年,也有一些植物種子成熟后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能很快萌發,不需經過一個休眠時期,只有處在環境條件不利的情況下才進入休眠狀態。
種子休眠是,有生命力的種子由于內在原因,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仍不能萌發的現象。休眠是植物在長期系統發育過程中獲得的一種抵抗不良環境的適應性,是調節種子萌發的最佳時間和空間分布的有效方法。具有休眠特性的農作物種子在高溫多雨地區可防止穗發芽;某些沙漠植物的種子可以休眠狀態度過干旱季節,以待合適的萌發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