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森林之王。
漢代人把虎看作是森林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鎮西之獸。自漢代以后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征,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
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⒁恢笔艿脚e足輕重崇拜,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中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中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
擴展資料:
物種學史
虎是由古時期食肉類進化而來。在第三紀早期,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有數個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獵豹,貫穿各地質時期而進化為現今的獵豹;一支是犬齒高度特化的古劍齒虎類;一支是與古劍齒虎類相似的偽劍齒虎類;最后一支是古貓類。
古劍齒虎類和偽劍齒虎類分別在第三紀早期和晚期滅絕,古貓類得以幸存。其中,類虎古貓就是現今的虎的祖先。后來,古貓類又分化為三支:真貓類、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其后二者均在第四紀冰河期滅絕,只有真貓類幸存下來,并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大類群而延續至21世紀,現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員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