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黃連、獨活、厚樸、續斷、射干、杜仲、白術、蒼術、半夏、湖北貝母等。
1、茯苓
分布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等地。主產于安徽、云南、湖北。
2、獨活
四川、湖北等地。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的干燥根。春初苗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發軟后再烘至全干。
3、續斷
產于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湖北等地。喜較涼爽濕潤的氣候,耐寒,忌高溫。適于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種子萌發適宜溫度為20-25℃,30℃高溫對萌發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杜仲
分布于陜西、甘肅、河南(淅川)、湖北、四川、云南、貴州、湖南、安徽、陜西江西、廣西及浙江等省區,現各地廣泛栽種。
張家界杜仲之鄉,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產地,現江蘇國家級林業基地大量人工培育杜仲。杜仲也被引種到歐美各地的植物園,被稱為“中國橡膠樹”。?
5、湖北貝母
分布于中國湖北,(西南部)、四川(東部)和湖南(西北部)。在巴東五龍溪、宣恩一帶有栽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藥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茯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獨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續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杜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湖北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