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斷了能活。
當蚯蚓被切成兩段時我們可以看到它斷面上的肌肉組織馬上加強收縮,一部分肌肉細胞便迅速自己溶解,形成新的細胞團。
血球同時聚集在切面上,形成特殊的栓塞,使傷口迅速閉合。它的中胚層細胞,具有較強的分化能力,當整個身體出現創口時,原來位于體腔中隔里的尚未分化的原性細胞迅速遷移到切面上來與自己溶解的肌肉細胞一起,在切面上形成結節狀的凸起(再生芽)。
與此同時,身體里的消化道、神經系統、血管等組織的細胞,通過大量的有絲分裂,迅速地向再生芽里生長。就這樣,隨著細胞的不斷增生,缺少頭的一截的切面上,會長出一個新的頭來;缺少尾巴的一截的切面上,會長出一條尾巴來,一條蚯蚓就變成了兩條完整的蚯蚓。
擴展資料:
蚯蚓的“再生”能力確實很強,不過它的“再生”也有一定規律性,并不是切斷之后的第一段都可以存活,一般被切斷后,剩余的體節越長越容易存活。另外,離蚯蚓頭部越近的部分,再生的速率就越高,并不是所有蚯蚓被切斷后都能夠“再生”。
蚯蚓的身體沒有骨骼,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在體表生長著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除了身體的前兩節之外,其他各節都覆蓋著剛毛。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蚯蚓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因為它的體內含有70%的蛋白質,還有磷、鈣、鐵、鉀、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參考資料來源:科普中國-蚯蚓:穿梭在土壤中的“地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