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因為基因并沒有改變。在取芯過程中要注意保留根部,外邊的洋蔥皮可以去除,但是洋蔥根一定要保留,然后再種入土中即可。
由于洋蔥發芽后鱗塊部分的營養物質會轉移到頂部供芽生長,致使未發芽部分營養成分下降。另外,洋蔥發芽后味道也較辣。
洋蔥栽培技術
洋蔥的不同球形與早晚熟性有關,一般球形越扁,熟性越早。種植洋蔥品種不同,產量有較大差異,熟性早的扁平品種,一般畝產4500~5500kg左右;中晚熟品種一般畝產5000~5500kg。種植洋蔥的經濟效益每畝在3000~6000元之間。而且易管理,是農業調整種植結構的較好模式。適合作為蘿卜、白菜收獲后的接茬蔬菜。
育苗
1.播種期及播種量
適宜的播種期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播種過早,苗大,越冬后容易抽苔,晚播苗弱小,抗寒能力差,且磷莖小,產量低。以黃淮流域為例,最佳播期為9月上中旬。播種前最好進行發芽檢驗。在正常情況下,每畝的育苗床播種量為4~5公斤;考慮到要淘汰和間疏20%的弱苗和劣苗,其栽培面積應為播種苗床的15倍,如果發芽率低于70%,則應酌情增加播種量。
2.作畦與施肥
畦高1.4~1.5米,畦寬27厘米,畦面整平后每畝過磷鈣15公斤,腐熟好的有機土雜肥每畝4方作基肥,出苗后結合澆水撒施速效氮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
3.地下害蟲防治
每畝有甲拌磷5公斤,結合整地均勻翻入土中,細耬整平。
4.播種
畦面整平后,先澆水,再均勻撒播。后覆0.8厘米營養土,確保一播齊苗。播后如果墑情不能達到出苗要求,可用噴壺淋水,以促進出苗,也可催芽后撒播。在冷水中浸種,時間不超過12小時,用濕布包好放置在20~24℃涼爽地方進行催芽,每天都要用清水淘洗一次,當種子剛剛“露白”時及時播種,不能耽誤,如不及時播種,胚根的生長會給播種工作造成不便。
5.出苗
出苗后要注意霉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其方法為每畝用50%多菌靈或40%百菌清150克,對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
移栽施肥
1.整地與施肥
在播種前10天,先進行翻耕,普施充分腐熟搗碎和過篩后的農家肥,每畝的施肥量不超過2000公斤,而后要耕翻兩次,深約20厘米以上,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再用平耙將畦面整平,以備播種。作畦規格分兩種:一種是小高畦,畦寬1.6米,畦溝寬0.2米,畦溝深0.1米,每畦移植8行,此畦適于粘質土壤或差距小的田塊。二是平畦:畦寬2米,畦埂寬0.27米,高0.2米,每畦栽10行。平畦適于對砂質土壤。
2.移栽與密度
移栽期可分:(1)覆膜田地適宜移栽期十一月十五日至二十日(立冬前后);(2)不覆膜田地適宜移栽期十月二十日(霜降前后)。定期密度應根據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度相應增減,一般定植行距20厘米,株距16~17厘米,每畝密度2萬株上下。為防止抽苔,一般選用葉鞘直徑6~7毫米,單株鮮重4~6克,適度大小的幼苗為宜。淘汰大苗、弱苗、劣苗。定植前大小苗分開栽植,分級管理,平衡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