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是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甲魚是鱉的俗稱,也叫團魚、水魚、共有20多種。中國現存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黿,其中以中華鱉最為常見。
甲魚主要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庫、三角灣和流動緩慢的河里。甲魚是變溫動物,為水陸兩棲,用肺呼吸,所以在養鱉池的周圍或中心要有足夠面積的陸地沙灘以便它進行陸上活動。
甲魚的生活習性可歸納為“三喜三怕”,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臟。甲魚對周圍環境的聲響反應靈敏,只要周圍稍有動靜,甲魚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
擴展資料:鱉是一種變溫動物,對周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當外界溫度降至15℃以下時,鱉便開始停食,潛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冬眠期長達半年之久。
因此,在自然條件下養鱉,生長緩慢,一般一年只長100克左右。為了加快鱉的生長速度,在人工養殖中常采用加溫措施,打破鱉的冬眠習性,加快生長速度。
在自然溫度條件下,鱉生長4~5齡時才可達到性成熟;水溫達到20℃以上時,開始發情交配。一次交配,多次產卵。北方一年產卵2~3次,南方4~5次。5~8月為產卵期,6~7月為產卵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