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的苦膽即魚的膽囊。位于魚類軀干部腹側(cè)。主要用于容納魚類肝胰臟分泌的膽汁,起消化作用。
同所有的動物膽汁一樣,魚膽是極其苦的,若不小心被食用會中毒,一般人無法忍受,所以人們在給刨開肚皮時或給清理魚雜時都非常小心,以免劃破魚膽。魚膽一般呈淡淡的青黃色,黃色,青色,青黑色。去除魚膽苦味的方法:加入小蘇打(即碳酸氫鈉)。
擴展資料:
魚膽注意事項
1、魚膽不能隨便吃,中醫(y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膽痛、喉痹、惡瘡等病,常用量為1-2.4克。但如果服用量達大,非但不能治病,還可能引起急性魚膽中毒。
2、魚膽的膽汁中含有一類致毒物質(zhì),這類物質(zhì)既耐熱,又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將全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下,均可發(fā)生中毒。
3、青魚、草魚、鯇魚、白鰱、鳊魚、鯉魚等的魚膽均會引起中毒。其中,以青魚、草魚和鯇魚引起的中毒最多見、最典型。
4、食魚膽后,中毒者出現(xiàn)最早、最多的是胃腸道反應(yīng),如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中毒者還可突出地表現(xiàn)為中毒性肝損害或中毒性腎病,出現(xiàn)肝區(qū)疼痛、壓痛、叩痛、厭油食,肝臟腫大、肝功異常,血中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下降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魚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