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織地質、質檢、監理、設計等單位對基坑開挖進行質量驗收;
二、清除松土,并打兩遍底夯,要求干凈、平整,不得有積水,局部有軟弱土層或孔洞,應及時鏟除厚用灰土分層回填夯實;
三、灰土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3:7)灰土擬采用機械拌合,拌合必須均勻、顏色一致,并適當控制含水量,現場手撮成團,兩指輕捏即散為宜,一般最優含水量為14%~18%,隨拌隨用;
四、鋪灰應分段分層夯筑,虛鋪厚度240mm-250mm,采用機械碾壓,及蛙式打夯機夯打、碾壓不少于4遍;
五、灰土應及時鋪填夯實,入坑灰土不得隔日夯打,夯實后的灰土30d內不得受水浸泡,并及時進行基礎施工與基坑回填,擬采用塑料布對灰土表面(筏板以外)臨時性覆蓋,避免日曬雨淋,做好排水設施,如遇打夯灰土遭遇雨水,應將松軟灰土除去補填夯實;
六、冬季施工:必須保證在基層不凍的狀態下施工,土料應覆蓋保溫,凍土及夾有凍塊的土料不得使用,夯實的基面應用塑料布及草袋覆蓋保溫,以防灰土墊層早期受凍降低強度。
擴展資料
石灰和土必須過篩。土的粒徑不得大于15毫米;灰粒不得大于5毫米。須拌合均勻,并控制最佳含水量作為灰土的含水標準。灰土下入基槽前,應先將基槽底部夯打一遍,然后將拌好的灰土按指定的地點倒入槽內,但不得將灰土順槽幫流入槽內。
用人工夯筑灰土時,第一層鋪虛土25厘米,第二層為22厘米,以后各層為21厘米,夯實后均為15厘米。
采用蛙式夯須鋪虛土20~25厘米。夯實是保證灰土基礎質量的關鍵。施工工具過去沿用木夯與鐵硪。夯打時要求夯窩、硪花各自相互搭接。夯的遍數以使灰土的干容重達到規范所規定的數值為準。夯打完畢后及時加以覆蓋,防止日曬雨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七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