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的嫁接方法
1、切接法:3—4月份,當葉芽萌動約麥粒大小時進行,在切接一個月前,從良種臘梅壯齡樹上,選粗壯較長的一年生枝條,截去頂梢。嫁接時將接穗剪成6—7厘米長,在接穗下芽的背面1厘米處斜切一刀,削掉2/3的木質部,斜面長3—5厘米,要求斜面光滑、平直。再在斜面的背面削1厘米長的斜面呈楔形,接穗上保留1—2對芽,削成楔形,稍露出木質部。
砧木用2—3年生的狗牙臘梅,也可用4—5年生的臘梅實生苗。在離地面3—5厘米處剪除砧木,選皮厚、光滑的地方把砧木削平,再在皮層內略帶木質部垂直切3—4厘米。把接穗的長斜面對準砧木的木質部處插入,使接穗斜面兩邊的形成層和砧木切口兩邊形成層對準靠緊。接后綁扎好,在接口處涂上泥漿,用疏松濕潤的細土將接穗封住即可。
2、腹接法:采用當年生枝條作為接穗,帶有2—3對芽,長度為8—10厘米,在莖粗1.5—2厘米的砧木上準備嫁接的部位用刀斜切一切口,深達砧木粗度的1/3,切口長2—3厘米,將接穗小段頂芽一側的莖部斜向削一削面,削面長度與砧木切口長度相等,在此削面背面再削1厘米長的小斜面,然后用手輕輕推開砧木,將接穗插入,使長削面緊貼砧木木質部,兩個形成層對準,最后用塑料條緊綁接口即可。
3、芽接法:可在4~11月期間進行,選取狗牙梅的實生苗作砧木,要選當年生的優良品種的臘梅枝條作插穗,以枝梢葉片放開為準。選取帶木柄的腋芽,長2厘米,寬1厘米,深達木質部切下,含在口內待接。削去砧木下部的一個腋芽,將嫁接芽接入砧木的芽槽里,用薄膜帶捆扎,7~10天傷口即可愈合。
擴展資料:
臘梅,又名:蠟梅,別名金梅、蠟花、蠟梅花、蠟木、麻木紫、石涼茶、唐梅、香梅。是中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臘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詩句。《姚氏殘語》又稱梅為寒客。
它也因為在冬天開放而被稱作冬梅。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臘梅先花后葉,花與葉不相見,臘梅花開之時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臘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臘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臘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臘梅生于山地林中。臘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臘,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怕風,較耐寒,在不低于-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
好生于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堿地上生長不良。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蘗。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后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