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適合品種
春種秋收要求品種生長速度快、耐熱耐雨水、產量高。春種冬收要求品種商品性好、商品率高、耐低溫能力強、產量高。夏秋種春收要求大蔥品種耐抽薹、抗病、產量高、可延遲采收。冬種春夏收對品種的要求是耐低溫、耐抽薹、抗病性強、可延遲采收。
加工或出口基地用種對葉片長度、干物質含量、蔥白硬度、商品率要求較高,尤其是對干物質含量和整齊度要求嚴格。特殊地塊的品種選擇雨水大、重茬地塊,要選擇耐雨水、耐重茬的品種。
2、培育壯苗
大蔥種子發芽最適溫度18℃左右,一般播后6~8天可出苗。60%出苗后及時揭去地膜,揭膜過晚,幼苗細弱。?
待幼苗伸腰后可澆1次水,使子葉伸展,扎根穩苗,以后根據地墑情況,再澆1~2次水。水分不能過多,以免幼苗徒長。整個苗期追肥1~2次,以速效復合肥為主,促使秧苗健壯生長。
3、播種
大蔥種子細小,種皮堅厚,子葉出土,幼苗生長較緩慢,苗期長。為縮短占地時間,便于管理均進行育苗移栽。苗床地不可重茬。前作收獲后,深翻施肥,一般做成寬(連溝)1.4米的高畦。
苗床應精細整理,播前床面滲透水,用新籽撒播,每畝大田用種量為75—100克。播種后覆土2厘米,然后覆蓋稻草或薄膜,以增溫保濕,加快出苗。
4、施肥
大蔥喜氮、鉀肥,每1000kg大蔥產品需從土壤中吸收氮3kg、磷0.55kg、鉀3.33kg,一般每667m2需高氮、高鉀復合肥100kg。?
施肥時期要以茬口來定,一般要求底肥施復合肥40kg左右。以后結合封土澆水,每次施20kg左右。高溫、多雨季節大蔥生長緩慢,不宜過多追肥。
5、病蟲害防治
反季栽培的大蔥蟲害主要有潛葉蠅、蔥薊馬、甜菜夜蛾等。防治方法:在若蟲發生高峰期,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每7~10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在成蟲發生初盛期和幼蟲潛葉為害盛期,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