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喂一些稻谷,如果是喂小米,不能喂太多;覓食高粱、麥種、稻谷以及果實等,有時也吃昆蟲的幼蟲;巢筑在樹上,一般距地面高3~7m,用樹枝搭成,結構簡單;
巢形為平盤狀,外徑約30×40cm,內徑約8.0×8.5cm。每窩產卵2枚。卵白色,卵徑33×24mm。孵化期約18天,雛期約18天。
擴展資料
繁殖育雛
1、產卵
野生種鳥一般在春秋季節交配產卵,人工飼養可采用雌鳥人工注射雌激素的方法,促其短期內發情,保證每月都能產卵。
2、孵化
將產后的卵收集起來,放入孵化箱內進行人工孵化。孵化過程中,應調節好溫度及相對濕度,確保出殼率在98%以上。
3、雛鳥管理
雛鳥剛孵出時應注意保暖,及時飲水。選用萬分之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作為飲用水,每4小時更換一次。
一般雛鳥出殼以后6~8小時有覓食行為,最好選谷子或碎米等體積小、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用雛鳥顆粒飼料。1個星期以后,在飼料中可加入20%的稗子、稻谷等植物。
主要種類
火斑鳩
1、分布范圍
中文名火斑鳩,別名紅鳩、紅迦追,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印度、中國至東南亞及菲律賓。在中國為華南、華東等開闊林地和較平坦的沿海林地與次生植被條件下的留鳥,足跡遍至青藏高原南部及東部到華北、華東及漢南的大多數地區。
2、主要特征
火斑鳩在地面急切地邊走邊尋找食物,體長約30cm,叫聲深沉并連續重復數次,重音在第一音節。體小,頭頸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頸部黑色半領圈,前端白色。
雄鳥頭部偏灰、下體偏粉,翼覆羽棕黃,初級飛羽近黑、青灰色的尾羽羽像及外側尾端白色,雌鳥較淺且暗,頭暗棕色,體羽紅色較少。虹膜褐色,嘴呈灰色,腳為紅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斑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