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菜葉發黃的原因:
1、白斑病
發病初期葉面散生灰褐色細小斑點,漸擴大為6-10毫米的圓斑,中央部由褐色變為灰白色,周緣為淡黃色的暈圈,葉背的病斑周緣濃綠色??諝獬睗駮r,背面病斑上產生淡灰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后期病斑變白色、半透明,最后破裂穿孔。
2、黑斑病
病斑圓形,直徑2-6毫米,淡褐色或黑褐色,具同心輪紋,周圍常有黃色暈球。病斑上長有黑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及其孢子梗。葉柄病斑長梭形,與葉片病斑特征相同。留種株的葉、莖、花梗和種莢也可被害,嚴重時葉片病斑密布,變黃干枯。
3、炭疽病
葉片上病斑細小,圓形,直徑多為1-2毫米。病斑初期蒼白色,水漬狀,后呈褐色,稍凹陷,周圍邊緣褐色,稍隆起。最后病斑中央褪至灰白至白色,薄而透明,易穿孔。
葉中肋、葉柄和莖上病斑長橢圓形或紡綞形,灰褐色,凹陷較深。嚴重時,葉片上許多病斑愈合成大而不規則形的斑塊,葉黃枯死。潮濕時,病斑上產生淡紅色粘質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
二、白菜葉發黃防治辦法:
選留無病種子及種子處理,從無病留種株上采收種子。種子可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或54℃溫水浸種5分鐘,然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卻,晾干后播種。用種重0.4%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即0.5公斤種子用藥2克,對防治黑斑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加強栽培管理,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隔年輪作。施肥進,注意氮、磷、鉀配合的比例,不使菜田缺肥,以提高抗病力。適期播種,避免早播。收獲后,實行深耕曬垡,清除田間病葉殘體。
病葉殘全應煮熟后喂家畜,或經高溫發酵后施用于菜地。菜地筑高畦,挖深溝,有利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及時中耕除草和摘除病、老葉片。
噴藥保護發病初期摘除少量病葉后,呆噴射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倍液,1:1:400的波爾多液或抗菌劑“401”6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二至三次。
擴展資料
發病規律:
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隨病葉遺留在土壤中、種子上越冬,來春侵染植株。發病植株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病部能產生大量的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沖濺傳播,引起再侵染。?
病菌在白菜類蔬菜生長季節均可浸染,秋季多陰雨和溫暖的年份發病嚴重,早播的大白菜受害最重。病菌除危害白菜外,還能侵害蘿卜、蕪莆、油菜、芥菜等,黑斑病菌還能侵染榨菜、花椰菜、甘藍等。
參考資料:白菜葉斑病-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