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盆紀時期有無骨魚,現在無骨魚已經進化到了有骨魚。截止到2019年10月暫未發現新的無骨魚。
魚類的骨骼:魚類的骨骼按性質分軟骨和硬骨兩類。軟骨魚類終生保持軟骨,軟質中因有石灰質的沉淀物,又叫鈣化軟骨。
硬骨魚的骨骼主要為硬骨,按照形式不同又分為軟化硬骨和骨膜兩種:在軟骨的原基上骨化形成的硬骨就是軟化硬骨,如脊椎骨、耳骨、枕骨等;由真皮和結締組織直接骨化形成的硬骨叫膜骨,如額骨、頂骨、鰓蓋骨等。魚類的骨骼按部位不同,分中軸骨骼和附肢骨骼兩部分。
擴展資料
具有特異功能的魚:
1,會飛的魚
燕鰩魚體長而扁圓、略呈梭形。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400~1500克。背部頗寬,兩側較平至尾部漸變細,腹面甚狹。頭短,吻短,眼大,口小。牙細,上下頜成狹帶狀。背鰭一個于體的后部與臀鰭相對。胸鰭特長且寬大,可達臀鰭末端;腹鰭大,后位,可達臀鰭末端。兩鰭伸展如同蜻蜓翅膀。
2,會走路的魚
龜殼攀鱸棲息于靜止、水流緩慢、淤泥多的水體。當水體干涸或環境不適時,常依靠擺動鰓蓋、胸鰭、翻身等辦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或者潛伏于淤泥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無骨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