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來摘葫蘆。
七月食瓜可以理解為吃西瓜,斷壺即摘下葫蘆。
出處:先秦的《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是《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最長的一首詩
原文:
《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_發(fā),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_彼南畝,田_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_,
以伐遠(yuǎn)揚(yáng),猗彼女桑。
七月鳴_,八月載績。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_,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籜。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
言私其_,獻(xiàn)_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_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_,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_,禾麻菽麥。
嗟我農(nóng)夫,我稼既同,上入執(zhí)宮功。
晝爾于茅,宵爾索_。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xiàn)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譯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十一月北風(fēng)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沒有好衣沒粗衣,怎么度過這年底?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帶著妻兒一同去,把飯送到向陽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興。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春天陽光暖融融,黃鸝婉轉(zhuǎn)唱著歌。姑娘提著深竹筐,一路沿著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葉,春來日子漸漸長。人來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傷悲,害怕要隨貴人嫁他鄉(xiāng)。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蘆葦割。三月修剪桑樹枝,取來鋒利的斧頭??车舾吒唛L枝條,攀著細(xì)枝摘嫩桑。七月伯勞聲聲叫,八月開始把麻織。染絲有黑又有黃,我的紅色更鮮亮,獻(xiàn)給貴人做衣裳。
四月遠(yuǎn)志結(jié)了籽,五月知了陣陣叫。八月田間收獲忙,十月樹上葉子落。十一月上山獵貉,獵取狐貍皮毛好,送給貴人做皮襖。十二月獵人會合,繼續(xù)操練打獵功。打到小豬歸自己,獵到大豬獻(xiàn)王公。
五月蚱蜢彈腿叫,六月紡織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來到屋檐下。九月蟋蟀進(jìn)門口,十月鉆進(jìn)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門縫。嘆我妻兒好可憐,歲末將過新年到,遷入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開始打紅棗,十月下田收稻谷。釀成春酒美又香,為了主人求長壽。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來摘葫蘆。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養(yǎng)活農(nóng)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場,十月莊稼收進(jìn)倉。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麥全入倉。嘆我農(nóng)夫真辛苦,莊稼剛好收拾完,又為官家筑宮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趕著搓繩索。趕緊上房修好屋,開春還得種百谷。
十二月鑿冰沖沖,正月搬進(jìn)冰窖中。二月開初祭祖先,獻(xiàn)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來始降霜,十月清掃打谷場。兩槽美酒敬賓客,宰殺羊羔大家嘗。登上主人的廟堂,舉杯共同敬主人,齊聲高呼壽無疆。
鑒賞: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陜西旬邑縣、_縣一帶)的奴隸所做的詩歌。可能是因詩長,年代久遠(yuǎn),有某些錯(cuò)簡的地方,但基本次序還是清楚的。這首長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隸社會階級壓迫的圖畫。男女奴隸們一年到頭無休止的勞動,結(jié)果都被貴族們剝奪得一干二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