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種收時間:在9-10月收獲時,選當年生具有老稈和嫩芽的塊莖作種栽。南方宜隨挖隨栽;北方,將種栽貯藏至翌春栽種。白芨收獲時間:采收白芨栽種后,于第4年10月當莖葉黃枯時采收。此時,地下塊莖已長成8-12個,相當擁擠,過遲采收,生長不良。采挖時,先清除地上殘莖枯葉,然后用二齒耙小心挖取塊莖抖去泥土,運回加工。
擴展資料:
休眠鱗莖于2月開始出芽,并在芽的基部開始長新根。芽被葉鞘所包裹,內有幼葉和花序。3月,葉子和花序一起長大,4月份開始開花,花后假鱗莖開始膨大,逐漸生長為V字形。在秋季,V形鱗莖的2個尖端開始花和葉的分化并生長為可見的芽。在冬季經幾次輕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假鱗莖休眠接受春化作用。
白芨在自然狀態下靠一分為二式分株繁殖,雖然能產生大量的種子(每個果莢10-30萬粒),但是不易發芽。種子是自然狀態下遠距離傳播的主要方式,種子發芽后要經過4-6年的營養生長才能開花。花后如果生長良好則年年開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白芨